| 2023-06-03 周六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
Forestry and Grassland Bureau of Hebei Province
调研交流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调研交流

张大胡子:一个执著于山林的痴绿人

作者:孙阁 | 文章来源:推广站 | 发表时间:2022-02-25 | 点击率:35397
保护视力色:

  65岁的张国华是“中国板栗之乡”河北省迁西县的一名普通农民,因为长着一把可爱的大胡子,当地人亲切地称他为“张大胡子”,他的板栗品牌也因此叫“大胡子”。

“非常幸运,我亲历了伟大祖国改革开放的40多年,我是受益者;非常荣幸,我成为“三北工程”建设的参与者。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组建青年突击队绿化家园;到十几年前卖掉矿山承包千亩荒山;从创办全国首家板栗专业合作社带富5300户社员;到建起国家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喜峰雄关大刀园……我和我的乡亲们,一步步实现着治山、植绿、致富的绿色梦想。”张国华说。

微信图片_20220225170421.jpg

  ――我始终坚信,树木是生态的源泉,有树才有希望,有林才能换来绿水青山。

  在采访大胡子时,他说:我自小从燕山深处、长城脚下的迁西县滦阳镇喜峰口一带长大。这里是冀东地区通往塞外的交通要道;这里是京津唐生态的重要涵养地;这里曾经有“草香遮细路、树老卧清烟”的记载;这里也经历了“砍树烧柴、山秃林疏”的危机。

  40多年前的冀北山区,“人多地少缺口粮,砍树开荒当柴烧”。

  当年二十多岁正是血气方刚年龄的张国华响应国家“植树造林、绿化家园”的号召。常年如一日,他每天天刚亮就上山,扛起铁镐。带上干粮和水,一天也不下山。一株株,一行行,一年下来栽植了大量的松树和杨树,以改善脆弱的生态,保持水土不再流失。1979年,他被评为“唐山地区新长征突击手”。

  1986年,国家“三北”防护林二期工程实施,唐山迁西县是重点县之一。当时的喜峰口乡成立青年造林突击队,张国华被聘为指导员。

  “栽树是好事,如果总是生态林,收效太慢!”“我们既要长叶子,更需要增票子。”说起当年事,张国华如数家珍。“有没有一种办法,让树林既能防风固沙,保护生态,又能年年见效益,致富增收。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我们创造性地实施了‘山顶青松带帽、山间板栗缠腰、山脚瓜果梨桃’的围山转人工造林新模式。特别是依托当地适宜板栗生长的实际,采取”一树一库”、连年修剪、生物灭虫等新技术,栗农收益大大提高。乡亲们治山植树,护绿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被充分激发。经过十几年奋战,家乡十里八村的荒山全部绿化,栽植以迁西板栗为主的各种林木20多万亩。

  ――我始终坚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是钢与目关系,在绿起来的同时,更要富起来。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张国华一边栽树,一边用300元本金开起了苗木供应站,逐渐发展成当地第一家生产资料供销公司,上世纪八十年代又成为当地第一批“开铁矿的人”。

  十年树木,昔日的荒山秃岭披上了绿妆,昔日的板栗苗开始开花结果。

  2000年,张国华组建了胡子工贸公司,开始从事板栗营销业务,从栗农实现了向栗商的华丽转身。

  2002年,张国华以石梯子村为试点,在全国板栗行业最早成了板栗专业合作社,制定了有机板栗标准、生产流程,建立了《喜峰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公约》。以“公司+合作社+社员+农户+基地+科教+服务+品牌+市场”的“10+1”合作共同体发展新模式,大力发展有机农业。

  实行统一标准化生产。与10多个村合作建设“三北”造林板栗生产基地,指导栗农实行有机生产,2万亩有机板栗基地通过有机认证。

统一商标品牌。注册了“张大胡子”和“喜峰口”两个河北省著名商标,提出“对每一颗板栗负责,用道德血液铸就品牌”的承诺宣言,研制开发了真空包装栗仁、栗蓉包、板栗粉、干炒板栗、板栗酒等30多种深加工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

   统一连锁销售。推行加盟店连锁经营和网上销售模式,与山西等地客商建立战略代销联盟,目前在全国各地开办百余家连锁店。

目前,合作社已拥有板栗基地2万亩,年销售板栗3000多吨,辐射带动农户3万余人,为社员增收3000多万元,2014年被认定为全国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单位、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

  ―我始终坚信,人文融合长久远,做好绿色生态文章才是取之不尽的金山银山。

  树多了,山绿了,水清了,民富了,但是,我的头脑中总觉得缺点啥。小时候我总听村里的老人们讲述1933年喜峰口长城抗战的故事,《大刀进行曲》是我儿时学会的第一首歌,正是这种情怀让我决心把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有机结合,建景区吸引更多外地游客。”

  2003年,张国华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震惊的决定,卖掉铁矿,投资建景区。起初,他的举动受到了亲友们的一致反对,人们都说他脑子“进水了”。可他却力排众议,坚定地说,“铁矿资源迟早会枯竭,掠夺性开发还对植被产生破坏性作用,旅游是无烟工业、朝阳产业,这事我干定了!”

  张国华承包了喜峰口长城抗战旧址东侧上千亩山场,十几年来,他将经商赚到的钱,几乎全部又投入到大山之中。实行一、二、三产融合,先后完成了长城抗战纪念林、纪念碑、博物馆、百年栗林保护区、主题雕塑、大刀礼赞等十五大景点建设。让林区变成景区,让长城抗战遗址成为爱国主教育基地,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吃生态饭、挣文化钱。如今,集休闲、赏花、采摘、红色教育为一体的喜峰口板栗旅游观光产业园,已纳入“河北迁西国家板栗公园”建设范围,先后被评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0万人次,为当地百姓又开辟了一条文化旅游增收之路。林业生态文化旅游圆了张国华儿时最真的梦!

  看到满山板栗飘香,“张大胡子”笑的胡子都开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