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常态化管好大运河沿线古树资源
作者: | 文章来源:沧州市林业技术推广站 | 发表时间:2022-06-24 | 点击率:3759
保护视力色:
近日,为科学有效地开展大运河沿线两侧古树保护工作,按照倪岳峰书记来沧调研座谈讲话精神任务分工要求,依据《河北省古树名木保护办法》有关规定,沧州市制定了《2022年大运河沿线古树保护工作方案》,明确了主要任务目标和具体工作措施,多措并举加大保护力度,为大运河沿线古树撑起“保护伞”。
《方案》要求县级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于6月底对大运河沿线两侧2公里范围区内的古树实施全面挂牌保护,涉及运河区、青县、沧县、南皮县、泊头市、东光县、吴桥7个县(市、区)。共33株, 7个科7个属8个种,均为单株古树,其中:国槐17株,桧柏1株,毛白杨1株,桑树4株,香椿1株,梨树5株,枣树3株,龙爪槐1株;按保护级别分:一级古树3株,二级古树5株,三级古树25株。
《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将进一步完善古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形成详备完整的大运河沿线两侧的古树资源档案,实现古树保护动态化、常态化管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古树保护管理体制和责任机制,实现保护区古树全面保护;建立健全古树保护管理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实现古树保护管理法治化;显著提升社会公众的古树保护意识,在全社会形成自觉保护古树的良好氛围。从而实现大运河沿线两侧古树资源的有效保护,充分发挥大运河沿线两侧古树在传承历史文化、弘扬生态文明及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实现古树资源的合理有效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