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创建新时代国有林场新样板
木兰围场国有林场是河北省经营面积最大的国有林场。林场1963年建立,与塞罕坝机械林场毗邻,既是塞罕坝精神的伴生区,也是塞罕坝精神的实践区。
60年来,木兰林场几代人接续奋斗,守青山、担使命,保护了宝贵的生态资源,在塞北荒原筑起了绿色生态屏障。
60年后,木兰林场人初心不改,抓改革、护资源,为社会创造更多生态价值,树起中国森林经营的一面旗帜。
如今,木兰林区吹响了新时代的创业号角。木兰林场将森林资源保护好、培育好、利用好定位为国有林场二次创业三大主要任务,按照“生态立场、依法治场、文化兴场、人才强场、科技助场、共赢稳场”的思路,努力创建新时代国有林场发展建设的新样板。
不忘初心 用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二次创业路上,保护资源是木兰林场的头等大事。木兰林场是京津冀地区重要水源涵养地,更是防风阻沙的重要生态屏障。特别是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林场全面谋划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如今,木兰林场全面落实林长制,已建立“三长三员”林长制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实施森林资源保护网格化管理,积极推进管护任务精准化、管护责任具体化。建成网格化护林员管理平台,划分472个资源管护网格,其中职工护林员167名,雇用当地生态护林员305名。同时,林场发挥现代化装备优势,整合无人机、探火雷达、卫星小站、视频监控系统,建成森林防火综合指挥管理平台,人防、物防、技防“三防”体系日趋成熟,“天空地”一体化火情监测系统初步构建,林场还投入资金推进“1+5+7”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基本形成了半小时扑救圈,森林防火实现零火灾。
除了对林木、林地资源的保护,木兰林场坚持“防、治、惩”措施,全面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森林生态环境。年均完成各类病虫害防治10余万亩,并全部实施无公害防治,成灾率始终控制在4‰以下。持续跟进保护地优化整合,开展保护野生动植物专项行动,推进麋鹿野化繁育研究项目,麋鹿种群规模日益扩大。积极开展森林督查、林草湿综合监测、林地使用监管、林权纠纷解决等工作,专门成立综合执法科,依法依规查处破坏林木、林地及生物多样性行为。
木兰林场精准高效的资源保护措施,保障了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持续实现双提升。目前,林场总经营面积达到158.8万亩,有林地面积135万亩,森林覆盖率85.5%,活立木总蓄积790.7万立方米。
抓住重心 以森林资源培育带动生态价值提升
在二次创业路上,森林资源建设是重中之重。近年来,木兰林场持续加大森林科学经营力度,注重技术创新,完善管理体系。在推进荒山绿化时,不断调整造林绿化向精准化、精细化、高质量方面转变;在树种选择上,大量采用乡土、珍贵树种进行绿化,提倡营造多树种混交林,注重开展提升森林稳定性和综合效益研究。
单纯依靠自然修复而恢复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既困难又漫长。在基本完成宜林荒山造林绿化后,木兰林场及时将森林培育工作重心转移到精准提升森林质量上来。通过遍访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多年的经营实践,木兰林场已形成了以近自然育林理念为指导的全林、全流域、全周期森林经营技术体系。结合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珍稀树种培育、国家森林公园林相改造等项目,累计完成森林抚育140万亩次。木兰林场先后被确定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示范林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及监测试点单位”“人工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单位”“国有林场GEF项目试点林场”等。
经初步测算,2020年底全场森林总蓄积量比2015年底净增91万立方米,森林质量稳步提升,碳汇能力显著增强,全面提高了森林生态价值。目前,林场正积极推进森林经营碳汇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2021年,结合国有林场GEF项目,木兰林场修订完成了《木兰林场森林经营方案(2021—2030)》,森林经营的系统性、规范性和延续性显著增强,走在了全国前列。
团结一心 让改革发展成果实现社会共享共赢
在二次创业路上,把森林资源利用好、发挥多种效益,让林区共享、与社会共赢是木兰林场干部职工的心之所向。木兰林场的林地分布于围场县34个乡镇285个行政村3000多个居民组。近年来,林场在林区内开展资源联防联护、技术进村入户、捐资修路助学、扶贫济困、提供劳务用工等措施,获得了当地乡村和群众的广泛支持。逐步建立了“场乡村共建、林牧农和谐”的经济社会发展共同体,为国有林场二次创业营造了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面对新时代国有林场新定位,木兰林场不仅突出传统木材、苗木等有形产品的利用,还注重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对美好生态产品和生活环境的需求,以及探索自然资源资产保护利用新途径等方面作出国有林场的特殊贡献。
木兰林场建成集生态宣教、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森林公园,成为围场县城的生态“绿肺”,并免费向公众开放。每年平均20余万人次到森林公园休憩游玩。林场还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教育实践有机融合,打造了主题鲜明、功能分区完善、配套设施齐全的生态文明宣教中心。目前,已有近10所高校、院所在此设立研学基地,开展类型丰富的自然教育活动。
化区域劣势为优势,木兰林场在带动绿岗就业、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每年为社会提供森林保护、培育等直接劳务用工24余万个,为当地居民实现增收3700余万元;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绿化苗木近万亩,年均收益约3000万元,通过林下采摘蘑菇、蕨菜等山野产品,森林休闲康养等带动当地“农家乐”迅速发展,为当地居民年均增收1.5亿元以上,“生态+”效益转变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