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9-30 周六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
Forestry and Grassland Bureau of Hebei Province
调研交流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调研交流

塞罕坝机械林场林长制推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作者: | 文章来源: | 发表时间:2023-04-26 | 点击率:1373
保护视力色:

  林长制是指按照“分级负责”原则,由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林长,其他负责同志担任副林长,构建省市县乡村等各级林长体系,实行分区(片)负责,落实保护发展林草资源属地责任的制度。全面推行林长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推行林长制改革,强化地方党委政府保护发展林草资源的主体责任和主导作用,是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的重大实践,也是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的必然要求,将有效解决林草资源保护的内生动力问题、长远发展问题、统筹协调问题,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生态福祉,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

  塞罕坝机械林场以加快绿化步伐、强化森林资源保护为出发点,不断提升森林质量,逐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构建林场党政领导林长机制,确保管理区域内森林资源发展和生态安全,稳步推行塞罕坝林场林长制建设。

  一、塞罕坝机械林场林长制推行现状

  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塞罕坝人全面加强资源管护,在推深做实上下功夫,林长制从“全面建立”到“全面实施”,形成了“三级林长、四级管理、一长三员”逐级管理、各司其职的发展新模式,建立了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障有力的管理新机制,林长制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日益推进,林草资源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全面覆盖,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全面建立三级林长体系,管理机制日趋完善

  塞罕坝林长制体系全面建立。在过去的两年里,经过各级林长和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基本建成了林场级林长8名,分场级林长31名,营林区级林长30名,共69名林长的林场、分场、营林区三级林长制体系。2022年林场共召开林长会议1次,林长专题会议15次,林长办公室会议3次;制作完成林长制工作简报15期;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媒体平台发布林场林长制工作动态信息24条;设立林长制公示牌37块,营造了林长制工作浓厚氛围。管护网格全面覆盖。2022塞罕坝对各级林长的责任区域进一步细化,划定责任分区,明确保护区域和责任,全域共划分了131个网格,每个网格明确1名管护网格员,做到了责任细化、责任到人。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大林长巡林力度,林场林长亲自研究、实地调研、带头巡林96次,分场林长巡林744次,营林区林长巡林1440次,全场三级林长巡林督导达2300余次,切实担负起了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主体责任。

  (二)大力加强资源培育,森林经营质效双增

  一是开展“5+2+3”阔叶树种栽植试验,推动混交林营建,打造更健康、可持续的森林生态系统。二是深化生产质量精准提升年活动,深入开展抚育盲区“清零”行动,高标准完成森林抚育任务,实施了“天然次生林森林固碳生态产品项目”,被国家林草局确定为国有林场森林碳汇试点。三是成立了塞罕坝生态文明研究院,启动了由沈国舫院士牵头的新时期塞罕坝发展战略研究课题,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四是以三道河口分场和千层板分场为主,开展保护区人工林生态抚育试点工作,建立严格检查考核制度,强化项目管理和检查督导,试点工作有序规范,为提升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和人工林生态系统稳定性提供了有效借鉴。五是探索开展林下参等中草药试验研究,取得良好效果。大唤起分场利用区位优势在林下经济发展探索上,想在前,走在前。目前、大唤起分场栽种的4000多株林下参与之前引入驯化的钙果等均长势良好。

  (三)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护林防火成效显著

  全力打造“12358”防火管理体系,深入宣传贯彻《塞罕坝森林草原防火条例》,坚持“三防”并举,实现了“无火灾、无防扑火安全事故”目标。实施全域全年全员防火,切实做好“八清八守”,实现了火源的“无缝化”管控,消除火灾隐患,防患于未“燃”,织密织牢进山防护网。组织开办森林防灭火夜校培训班,召开了塞罕坝首届森林防火专家组线上座谈会、首次环塞区域森林草原火险会商研判会,使全场的防火理论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防火视频会议系统和林火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实现全场林草资源防火监控无盲区、无死角,森林草原防灭火进入高效便捷的监控“云”时代。成功组织“牢记使命 不负嘱托-2022”塞罕坝及周边区域联合防灭火演练,联防联护成效显著。特别是以《塞罕坝森林草原防火条例》为宣传主体,防火办自导自演,以宣传《条例》为主题的系列情景短剧,被“新华网”、“人民网”手机客户端、“中国森林消防”微信公众号等各类媒体转载,累计播放量达240万次,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四)强化多种举措,自然保护地管理再上新台阶

  一是积极争取中央财政项目资金支持,完成保护区保护及监测设施建设项目,新建阴河访客中心、森林消防专业队伍、三道沟管理站,进一步提升自然保护区的标准化水平,全面提升塞罕坝保护区公众形象,改善森林消防队员、保护区管护人员的工作、生活设施条件;二是架设高压脉冲电子围栏,采用最先进的周界防盗报警系统,主动入侵防越围栏,探索自然村与保护区建立电子围墙,山场储木场建设电子围墙和监控功能,确保森林资源安全;三是为管理站(点)及检查站安装车辆、人员识别系统,通过远程监控功能,在手持端对监控设备进行实时浏览以及云台操控,实现远程移动监控,进一步提升保护地管控能力;四是升级改造防火指挥中心系统,实现三网互联互通,达到保护区监测无死角,确保及时发现灾情、传递信息、迅速开展防灾救灾工作,降低保护区灾情发生次数;五是为管护站点配备高倍望远镜和红外望远镜,购置野生动物监测红外相机,加强对野生动物的动态活动、分布区域、种群数量实现监测和统计,制定了有针对性的资源保护规划;六是改造通讯设施更换油木杆、购置移动临时检查站移动房、购置太阳能语音提示杆,通过多种方式有效的保护了森林资源安全。

  (五)坚持创新发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能力明显提升

  一是有害生物防治成效突出,完成森林病虫、鼠、兔害防治及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完成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有效防范了重大有害生物灾害发生。二是举办塞罕坝首届无人机应用培训班2期,24人取得无人机驾驶证。三是病害防治创新举措,针对病害发生面积大的现状,邀请病害专家现场指导,使用无人机、车载喷雾机、手压喷雾器及人工燃放烟剂等防治措施,多管齐下,成效明显。

  (六)夯实完善制度体系,考核机制高效落实

  林场制定了《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全面推进林长制实施方案》和《塞罕坝机械林场林长制会议制度(试行)》等8项相关配套制度,在此基础上制定印发了《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林长制考核办法(试行)》,以制度促落实,逐步解决林长制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推进各职能单位履职尽责,真正推深做实林长制工作落地生根、取得实效。强化考核指挥棒作用,依托考核制度,成立林长制考核领导小组,考核方式采用日常量化检查和年终量化考核相结合进行,树立了鲜明工作导向。

  二、塞罕坝机械林场推进林长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林长制重要作用认识不够。作为京津重要生态屏障,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责任重大,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抓实抓细林长制工作。二是林场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还需进一步提升。林场人工林树种单一,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不优、功能不强,抵御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不足,林分结构亟需进一步优化。三是防火与旅游的矛盾引起广泛关注。林场防火要防住、旅游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如何在工作中处理好森林防火和旅游发展的矛盾,确保放得开、管得好、不出问题,要不断探索创新。四是资源保护与放牧农耕之间仍有不和谐因素,防火与农事生产活动矛盾依然存在。如何解决资源保护与放牧农耕的矛盾,如何加强周边农户农事生产活动的火源管控,确保防火安全万无一失,是需要持续研究的课题。

  林场上下高度重视林长制,林长制是国家范畴的重大举措,是各级政府开展林业工作的重要抓手,各级政府对林业行业部署总结首提林长制、必提林长制,林长制能全面管理到林业行业的方方面面,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切实用好林长制。各级林长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上来,在省林草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全力以赴做好落实林长制工作任务,以“林长制”促“林长治”,持之以恒推动林长制工作,奋力谱写塞罕坝二次创业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塞罕坝机械林场 王薇 温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