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机械林场第四次森林规划设计调查外业操作细则
发布时间:2014-07-08 来源: 访问次数:4141
塞罕坝机械林场第四次森林规划设计调查外业操作细则
第一章 总则......................................................... 3
第1条 目的和意义...................................................... 3
第2条 调查范围........................................................ 3
第3条 主要工作内容.................................................... 3
第4条 主要技术方法概要................................................ 4
第5条 主要成果数据精度要求............................................ 5
第6条 主要量化数据记录精度............................................ 5
第7条 提交成果........................................................ 5
第二章 林地区划与编号................................................ 6
第8条 林地区划系统................................................... 6
第9条 林班编号....................................................... 6
第10条 小班编号...................................................... 7
第四章 准备工作...................................................... 7
第11条 资料准备........................................................ 7
第12条 仪器准备........................................................ 7
第13条 GPS校正........................................................ 8
第五章 小班调查....................................................... 8
第14条 小班位置......................................................... 8
第15条、土壤概况........................................................ 9
第16条、植被概况........................................................ 12
第17条、林分因子........................................................ 13
第18条、更新调查........................................................ 14
第19条、新造林调查...................................................... 15
第20条、森林健康情况.................................................... 15
第21条、样圆位置........................................................ 16
第22条、需要说明的内容.................................................. 16
第23条、调查人签名和调查日期............................................ 16
第24条 标准地调查........................................................ 16
第25条 小班其他因子调查.................................................. 18
第六章 专题调查(待续).................................................. 21
第七章 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查................................................ 21
第60条 检查验收方法...................................................... 21
第一章 总则
第1条 目的和意义
塞罕坝机械林场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建设和守护,以规模宏大、生态良好、资源优质、功效显著筑成全国人工造林的典型和样板、河北林业的窗口和名片,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赞同与认可。因此,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资源调查既不同于以往,也有别于通常意义下一般调查。一要全面贯彻、遵守国家相关技术规程和标准;二要满足林场经济发展和资源增长方式转变的需求;三要为全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培养队伍和积累经验;四要全面吸收、综合运用现代技术成果,提高森林培育和保护的科技含量,拉近与先进水平的差距,树立科学普及的样板;五要全面推进数字林业建设,实现森林资源管理手段的突破。
为了保证本次调查方法科学、标准一致、程序规范、进度合理、成果权威、内容完整,总结前一阶段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的基本经验,客观反映林场自然、社会经济现状,综合评价森林资源与经营管理现状,提出森林资源培育、保护与利用的合理建议,特制定本细则。
第2条 调查范围
本次约定调查范围为塞罕坝机械林场管辖和经营范围内的全部林地和林木资源。
1、调查、确认全场经营范围、落实并标示边界,更新林场、营林区、林班和小班经营区划。
2、逐小班调查林分现状,确认林地利用现状,落实利用意向,核实主要林分因子和林木蓄积量。
3、收集以往调查成果和相关数据,编制主要树种材积表,丰富其它测树用表。
4、按照生态优先,兼顾木材生产和森林旅游的经营格局,落实下一个经营期的经营区划和经营措施,编制森林经营方案。
5、分别树种测算主要成林树种的生长量和生长率。
6、依据最新基础地理信息和调查结果数据,构建全场森林资源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电子和物理模型。
7、概算全场森林资源碳汇和蓄能总量。
1、林地使用现状调查:依托最新时效的航空影像进行室内区划、现场逐小班全面核实、地理信息系统精确求积,确保各类有林地面积误差控制在1%以内。
2、各类林分和林木蓄积量调查:在小班内选择代表性地段,设置半径25米的圆形标准地、嵌套系数为0.25的角规样地,对于圆形标准地范围内和距离标准地圆心点100倍胸径以内、胸径大于5厘米的树木逐株控制检尺,逐株编号,记录胸径、距圆心点的距离,据此推算小班单位面积株数、蓄积、平均胸径和病、枯、腐木株数比例。
3、土壤调查:依托航空影像,参照以往积累的技术资料,依据地貌、地形、坡向、植被等因素,在小班层面进行类型划分。在每个类型内选取若干典型部位,调查土壤剖面,从而对全场林地的土壤情况进行分类、计量、描述。
4、植被调查:借助航空影像,参照以往积累的技术资料,依据地貌、地形、坡向、植被、树种、生长量等因素,在小班层面进行植被类型划分。在每个类型内选取若干典型部位,调查植被物种构成、指示型物种等,从而对全场林地的植被情况进行分析、描述。
5、单株立木材积调查:利用以往积累的同类资料,分别树种补充收集干形数据,优化和编制主要成林树种的一元立木材积表和延伸数表。
整体执行国家林业局颁布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的" A "类精度标准要求。
1、各类林地面积区划和计量精度达到99%,小班面积达到97%以上;
2、全场活立木蓄积调查精度95%以上,小班蓄积调查精度达到90%;
3、标准地和样地立木株数调查误差控制在1%以内,胸径重复测量误差3毫米以内,距离控制误差限制在20厘米以内;
1、树木年龄以树木栽植、播种或萌生时为0年,以年为单位记录到1。
2、郁闭度扩大100倍,用整数表示;植被盖度扩大100倍,用整数表示。
3、树高以dm为单位,记录整化到1。
4、距离以dm为单位,记录整化到1。
5、角度记录到度。。
6、胸径记录以毫米为单位,精确到1。
7、全部基础地理信息改用60分带西安80坐标系。
1、森林资源调查报告和有关的专业调查报告
2、《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要求的森林资源统计表
3、森林资源分布和经营基本图件系列。包括:
(1)、全场和分场1:10000基本图挂图
(2)、全场和分场1:20000森林资源分布图挂图
(3)、全场1:10000影像镶嵌地图
(4)、全场森林资源经营类型区划图
(5)、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功能区划图
(6)、全场森林防火设施设备专题图
(7)、全场重点公益林分布图
4、森林经营方案
5、森林资源信息查询和3D浏览系统
6、主要成林树种立木材积表(争取林分生长模拟模型和经营数表)
7、全场森林资源碳汇、蓄能和资源资产概算量
第二章 林地区划与编号
林地区划采用总场、林场、营林区、林班、小班五级区划系统。其中:
1、总场经营界限以原经营界限为基础,根据省、县、行政勘界和争议调处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确定。总场名称保持不变。
2、林场界限维持原区划不动,根据最新的基础地理信息,进行局部就近入位。林场名称保持不变。
3、营林区界限维持原区划不动,根据最新的基础地理信息,进行局部就近入位。营林区名称保持不变。
4、林班区划在林场管辖界、道路系统、防火线、河流、明显地形线分割的基础上,面积控制在300公顷以内,进行重新划分。
5、小班区划在林班区划的基础上,依据林地利用现状、森林起源、优势树种、林龄组、密度、直径的差异,尽量借助可识别地物和设施、面积控制在0.1—20公顷。
经营范围内的辅助林业生产用地(道路、防火线、人工构筑物用地)和稳定的保留林地(湿地、河流、沼泽、冻原、裸岩),以林场为单位,独立于林班之外区划,视同林班进行空间管理和面积统计。
林班在总场经营范围内采用自然数统一编号。每个林场占用一个集中的号段,辅助林业生产用地、保留林地在每个林场号段的末尾编号;每个营林区集中占用一个局部号段,从北向南,由西向东,连续编号。
以林班为单位,从北向南,由西向东,采用自然数连续编号。
第四章 准备工作
1、利用经过精确校正、匀色、镶嵌、分幅的高分辨率航空影像图,根据光谱、纹理、颗粒和形状特征和差异,遵循小班区划的原则,室内进行初步伴读,对树种、密度、直径进行最大限度的分类,调整并确认境界线,进行小班初始区划、编号,视需要在图面布设现场调查的标准地,标定标准地位置坐标,供现场调查之用。
2、收集现行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森林经营、公益林保护的覆盖范围,编制经营区划现状图。
3、收集第三次调查测定的解析木、生物量测定样木、三项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有关年龄、直径、树高、材积、出材、生长量等原始资料,以备编制或检验材积表及其它经营数表。
4、分析总场及周边范围历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材积的复位木数据,检验和充实林木生长量和生长过程模型。
5、备足临场需要的查询和检索工具书。
1、每个基本调查工组配备GPS手持机1台、激光测距测高器1台、围尺3条、砍刀1把、定位观测球1个、适量的标志笔和调查记录文具。
2、立木材积测定工组配备三维激光扫描仪1台、GPS手持机1台、激光测距测高器1台、围尺3条、笔记本电脑1台、数码相机1台、适量的标志笔和调查记录文具。
3、生物量调查工组配备油锯1台、激光测距测高器1台、GPS手持机1台、烘箱1台、称重衡器1套、挖掘工具1套、剪断工具1套、围尺3条、标本袋适量、数码相机1台、适量的标志笔和调查记录文具。
4、植被调查工组配备GPS手持机1台、微距数码相机1台、放大镜1个、钢尺1盒、适量的标志笔和调查记录文具。
5、土壤调查工组GPS手持机1台、数码相机1台、挖掘工具1套、放大镜1个、微距数码相机1台、适量的标志笔和调查记录文具。
6、交通工具视需要配备,共同调剂使用。
第五章 小班调查
小班位置通过林场名称、林班编号、小班编号唯一标识小班在总场范围内的逻辑位置。通过横坐标X、纵坐标Y的具体值,把该小班在地球表面的位置固定下来。
A、林场名称:填写小班所在的林场名称。即:阴河、大唤起、千层板、北曼甸、三乡、三道河口之一。
B、林班编号:填写工作手图标明的林班编号。即林场集中号段的自然数编号之一。
C、小班编号:填写所在林班范围内全部小班自然顺序编号之一。
D、横坐标X:记录小班特征点的西安80坐标体系的经度坐标值,精确到米。为准确起见,该项数据暂时填写小班内任意一点的(北京54系统)经度坐标值,最终结果留待外业结束小班重新排序后统一更新。
E、纵坐标Y:记录小班特征点的西安80坐标体系的纬度坐标值,精确到米。为准确起见,该项数据暂时填写小班内任意一点的(北京54系统)纬度坐标值,最终结果留待外业结束小班重新排序后统一更新。
F、土地现状:是指小班土地利用现状按林地分类体系划分的分类结果。具体分为:
1.乔木林:由乔木(不含因人工栽培而矮化的)树种组成、郁闭度达到0.20、生长稳定(人工植苗造林5年后)、连续面积不小于1亩的林地。
2.矮林:各类果树、由于生物学特性或由于矮化经营导致平均树高稳定在5米以内的林地,包括丛生无主干的栎类、沙棘、山丁子、榆树等基本没有商品材积的林木构成的林分。
3.疏林地:附着有乔木树种,郁闭度在0.10-0.19之间的林地。
4.特灌:指国家特别规定,专为防护用途,经人工营造或封育,由丛生无主干的灌木树种构成、、覆盖度大于30%的林地。
5.未成林:人工造林不足5年,或造林成活率不低于40%、郁闭度不足0.20的新造林地。
6.未成封育地:郁闭度不足0.20但有成林希望的封育林地。
7.苗圃地:固定的林木和木本花卉育苗用地,不包括母树林、种子园、采穗圃、种质基地等种子、种条生产用地以及种子加工、储藏等设施用地。
8.采伐迹地:采伐后3年内活立木达不到乔木林、矮林、疏林、未成林标准、尚未人工更新的林地。
9.火烧迹地:火灾后3年内活立木达不到乔木林、矮林、疏林、未成林标准、尚未人工更新的林地。
10.无立木林地:造林失败、正在造林和刚刚造林尚不能区分成活与否的林地。
11.宜林荒山荒地:未达到上述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标准,规划为林地的荒山、荒滩、荒沟、荒地。
12.宜林沙荒地:未达到上述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标准,造林可以成活,规划为林地的固定或流动沙地(丘),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
13.林业辅助生产用地: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含配套设施)用地和其它具有林地权属证明的土地。简记为辅林地。包括:
(1)林路:固定建筑用地以外能通行车辆的一切道路占地。
(2)防火线:固定的防火线占地。
(3)固定建筑用地:各类房屋、棚舍、旅游设施建筑及其周围的附属用地,包括林场、分场、作业区营林房舍、瞭望台、检疫站、收费站等。
(4)营林附属用地:楞场、伐开的境界线、防火线以外的隔离带等类似的土地。
(5)线路占地:为供电、通讯设施伐开的通道占地。
14.保留林地:因自然保护、科学研究、森林防火、矿产开发等需要必须保留的无立木林地。如:河流、湖泊、水库、池塘、沼泽、冻原等。
15.耕地: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
16.牧草地:以生长草本植物为主,包括植被盖度≥10%的天然草地、改良草地和人工草地。
17.未利用地:指未利用和难以利用的土地。包括盐碱地、裸沙地、裸岩等。
18.其它用地:除以上地类以外土地。包括古迹、墓地、陵园等。
土地利用现状根据小班土地利用方式,对照上述分类标准,从前向后顺序对照,择恰当的类型填写。
G、母质:即直接发育为土壤的物质,也可理解为表土层以下覆盖着的物质,直接影响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从而影响物种分布和林木生长。分为:
1、坡积物: 由于坡面上重力或流水的洗刷作用,风化物质移动并堆积在山坡和山麓处的破碎岩石。
2、残积物:未经搬动残留原地的岩石风化剩余物。
3、洪积物 :洪水活动堆积在沟口、河谷平地的泥沙碎石。
4、冲积物:经常性水流搬动,并在流速减缓时沉积于河谷平地的疏松风化岩石。
5、沉积物 :分布于湖淖周围,颜色灰暗的粘重母质。
6、风积物 :风力携带的物质在搬运过程中,由于风速减低、地面皱褶、植物拦阻等原因沉积到地面的物质。一般表现为粉沙、细沙。
按照小班范围内主要成土母质,选择填写。
H、土壤种类:土类是土壤基本分类单元。指成土条件,成土过程与诊断层属性类同的一组土壤。土种指地理发生分类中基层分类级别。是土壤剖面性态、发育层段、理化及生物特性、生产性能均相一致的一组土壤。考虑到塞罕坝机械林场范围有限,把土类和土种合并分类。区分为:
1、草甸土:多分布于河流两岸及水泡子周围。土层0-23cm为暗灰色,中壤质;土层23-60cm为红棕色,轻壤质有钙纹锈斑;土层60-150cm为黄色,沙土。
2、棕壤:主要分布在坝下及坝缘山地海拔1000—1900米的区域。土层厚度30-60cm,A、B层呈棕色,轻壤质。
3、沼泽土:一般分布于沼泽和滞水洼地。表层潜育化明显,土粒被染成灰色。现多放牧未利用。
4、风沙土:分布沙丘、沙地、河流两岸、坝上西部潜盆地、缓坡地。剖面0-26cm为灰棕色,26cm以下为粉沙。
5、灰色森林土:分布于坝上森林草原过渡地带,土层厚30-60cm,A、B层没有明显界限,棕灰色到暗灰色。是本场最常见的土壤类型。
6、黑土:分布于坝上地区海拔1700米以上地区。土层厚度60cm以上。
7、砾石土:分布于山地阳坡,土层薄,石砾含量多,常与裸岩并存。虽其土体本身养分肥力较高,但土层较薄,人工造林有一定困难,宜封山育林。
I、质地:土壤质地是土壤物理性质之一。指土壤中不同大小直径的矿物颗粒的组合状况。与土壤通气、保肥、保水状况及耕作的难易有密切关系。区分为:
1、沙土:结构较疏松,湿时不能团成球,手握有明显沙性感。
2、沙壤土:结构较疏松,湿时能团成球,但易散,不能搓成条,手握有沙性感。
3、壤质:湿时能搓成条,但易断裂,手握有少量沙性感。
4、粘土:湿时能搓成细条,不易断裂,手握有粘连感。
J、枯落物厚度:以厘米为单位填写林下尚未腐烂的枯枝、落叶层的厚度。
K、腐殖质厚度:以厘米为单位填写林下枯枝、落叶腐烂影响表层土壤的厚度。
L、B层厚度:以厘米为单位填写未受枯枝、落叶腐烂影响土层的厚度,以60厘米为限。
M、灌木盖度:填写小班范围内成熟灌木种枝叶投影面积总和占小班总面积比例的百分数。
N、灌木高度:以厘米为单位填写小班内成熟灌木平均高度。
O、草本盖度:填写小班范围内成年草本叶片投影面积总和占小班面积的百分比。
P、草本高度:以厘米为单位填写小班内成年草本的平均高度。
Q、起源:指森林植被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原因。划分为:
1、天然林:由天然下种、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或萌生所形成的森林。林场范围内多数阔叶树属于天然林。
2、人工林:人工直播、植苗、分殖或扦插条等造林方式形成的森林。林场范围内绝大多数针叶树属于人工林。
R、林层:林分中乔木树种的树冠形成的树冠层次称作林相或林层。通常分为:
1、单层林:只有一个林层的林分。
2、复层林: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林层的林分。
机械林场范围内,绝大多数林分为单层林。相邻林层间林木平均高相差20%以上、各林层每公顷蓄积量均达30m3、各林层平均胸径均在8厘米以上时,才划分为复层林。
S、优势树种:指林分中蓄积量比重最大的树种。目视观察主要成林树种填写树种名称。
特别需要指出,落叶松有华北、长白、日本落叶松之分,本次调查借助现有资料或访问知情人,能区别的择华北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日本落叶松之一填写。不能区别的填写落叶松。
T、林龄:即林分年龄。林木种子萌发后生长的年数,视为林龄。但由于大面积植苗造林使用了大小不一的苗木,加之相关机构对造林的时机比较关注,森林资源调查通常忽略苗木的年龄,而以植苗或直播、扦插作业时间为0年,每经历一个完整生长季增加一年。由于机械林场人工造林主要以人工植苗为主,且苗木年龄相似,本次调查仍以栽植作业为0年起算。轮枝明显的油松、樟子松和林龄偏小的落叶松,可以计数轮枝层数;林龄偏大经抚育间伐的落叶松,可以查询伐根年轮;阔叶树可以调查知情人或查阅档案资料解决。
U、平均胸径:反映林木粗度的基本指标,指林分单株立木平均断面积所对应的胸高直径,亦即林木胸高直径的平方平均数。由于机械林场主要以同龄单层纯林为主,胸径变化不大,本次调查可以用林木算数平均直径替代。以毫米为单位记录,精确到1。
V、平均高:反映林木生长状况的重要数量指标,也是反映立地质量的重要标志。本次调查实测3-5株优势树种胸径接近平均木的树高,取其算术平均值为平均高。以分米为单位记录,精确到1。
W、郁闭度: 反映林木利用生长空间的程度,指林分中树冠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本调查采用航空影像直接判读的方法确定郁闭度。更直观的株数密度,留待标准地调查结果推算得出。
X、枝下高度:填写林木最低分枝高的算术平均值,以分米为单位记录,精确到1。
Y、抚育年度:记录10年以来最近一次间伐或抚育的作业年度。
Z、健康等级:根据林木外观表象特征分为4个等级:
等 级 |
评 定 标 准 |
健 康 |
林木生长发育良好,枝干发达,树叶大小和色泽正常,能正常结实和繁殖。 |
亚健康 |
林木生长发育正常,叶面黄斑、退色或非正常脱落在10%以下,结实和繁殖受到轻微影响,未受灾或轻度受灾。 |
基本健康 |
林木生长发育一般,树叶存在发黄、退色或非正常脱落10-30%,结实和繁殖受到抑制,或受到中度灾害。 |
不健康 |
林木生长发育达不到正常状态,树叶多见发黄、退色或非正常脱落30%以上,生长明显受到抑制,不能结实和繁殖,或受到重度灾害。 |
AA、更新树种:记录成、过熟林林木下种繁殖更新幼苗的树种名称。
AB、苗木年龄:记录更新幼苗的平均年龄。
AC、每亩株数:目视测算平均每亩更新苗的有效(每平方米不超过1株)株数。
AD、平均高度:以厘米为单位,记录目视测算更新苗的平均高度。
新造林调查包括造林苗木成活后,全部或部分胸径不足5厘米的幼小苗木的基本情况。
AE、造林年度:集中植苗造林作业的年份。
AF、主栽树种:株数最多的树种名称。
AG、混交比例:株数最多的树种所占的株数比例%。
AH、保存密度:主栽树种平均每亩保存的成活苗木的株数。
AI、苗木年龄:主栽树种栽后成活幼树的平均年龄。
AJ、苗木高度:以厘米为单位记录主栽树种栽后成活幼树的平均高度。
AK、辅栽树种:株树比例次于主栽树种的树种名称。
AL、保存密度:辅栽树种平均每亩保存的成活苗木的株数。
AM、苗木年龄:辅栽树种栽后成活幼树的平均年龄。
AN、苗木高度:以厘米为单位记录辅栽树种栽后成活幼树的平均高度。
囿于调查人员的专业面和知识水平限制,森林健康只做一般发现性质的调查,只能凭简单观察,记录基本情况,详细情况留给专门机构和人员进行分类和界定。其中:
AO、明显病害:可见症状的森林病害名称。
AP 、病株率:感染森林病害的株数比例。
AQ、危害程度:未发现病害视为无,叶片危害视为轻,树干危害视为重。
AR、主要虫害:记录可识别虫害的名称。
AS、虫株率:受害林木的株数比例%。
AT、虫口密度:目测单株林木害虫的数量。
AU、危害程度:未发现病害视为无,叶片危害视为轻,树干危害视为重。
AV 、经度坐标:现场采集小班内圆形标准地圆心点的西安80经度坐标。
AW 、纬度坐标:现场采集小班内圆形标准地圆心点的西安80纬度坐标。
AX、样圆面积:以平方米为单位,填写小班测树圆形标准地的面积。
AY 、默认树种:为简化标准地调查记录而设,指标准地内检尺株数最多的树种名称,凡与默认树种相同的检尺木,检尺记录的树种项可以免填。
AZ 、幼树株数:指标准地内主林层内直径不足检尺的林木总株树。
BA、备用信息:
BB 、备用信息:
BC、工组长:由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参与调查的人员签名。
BD、调查员:由机械林场总场和分场、营林区参与调查的人员签名。
BE、调查员:由其他单位区参与调查的人员签名。
BF、调查日期:填写标准地调查的日期。
1、标准地位置
根据本次调查的目的和要求,原则上每个林分选设一块面积为2000平方米的圆形标准地。依托超高分辨率影像,区别树种、林龄、密度、直径、树高等林分因子,在室内规划标准地位置。林分因子均相同的相邻小班,共享相同的标准地调查成果。
室内规划标准地位置,首先由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自动生成每个小班的逻辑中心点;第二步删除无蓄积小班的逻辑中心点;第三部逐个检视剩余逻辑中心点,删除林分因子均相同的相邻小班多余1个的中心点;第四步,人为调整仅存逻辑中心点的局部位置、直至其控制的2000平方米的圆形标准地充分代表当前林分为止。把人为调整以后的标准地逻辑重点的坐标注记在外业工作手图上,外业实施调查前,发至每个调查工组。
2、标准地控制原点设定
按照室内布设的圆形标准地控制原点,现场定位控制原点的位置,确认以此为圆心半径25米的圆形标准地不超出小班边界线的前提下,GPS手持机定位读数与设定坐标误差在5米以内时,确认标准地原点。将专用的标志球悬挂于原点附近任意两株立木之间适宜的高度(以周边测距容易瞄准为宜)。
3、标准地边界控制
以悬挂在标准地原点的标志球为圆心,从任意方向开始,以(标志球表面至检尺林木胸高断面的圆心)25米为旋转长半径,周边所有胸高断面圆心至标志球表面水平距离小于25米或虽大于25米但小于100倍检尺木胸径(理论上应该减0.23米)的林木,分别构成面积为2000平方米的圆形标准地和系数为0.25的角规标准地。
4、每木检尺
(1)、检尺木编号固定:
凡胸高断面圆心至标志球表面水平距离小于25米或虽大于25米但小于100倍检尺木胸径(理论上应该减0.23米)的林木,在检尺路径相反方向,便于回望观察(1.4米以上)的位置,清理炸裂的树皮,用标志笔在清理后的树干表面注明与卡片记录顺序相同的编号。
(2)、确定树种
标准地调查要求填写具体树种名称,特备是落叶松,要具体到华北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和日本落叶松。凡与本细则21条AY款约定的默认树种相同的检尺木,可以省略树种项记录,不同的树种填写规范的汉字树种名称。围测胸径;填入调查卡片每木检尺记录相应位置。
(3)、测量胸高断面圆心至标志球表面的距离
凡圆形标准地和系数为0.25的角规控制样地范围内的检尺木,逐株测量胸高断面圆心至标志球表面的水平距离。方法是按向上的箭头,把测量单位调整到“METERS”, 按向下的箭头,把激光测距测高器的测量模式调整到”HD”,把测距仪的最前端对齐检尺木胸高断面的圆心位置,望远镜距离旋钮调整到清晰观察到目标的程度,瞄准标志球,按住“FIRE”按钮,短暂保持,读取显示屏上的水平距离。以米为单位,保留1位小数,填写每木检尺记录。
(4)、观测检尺木到标志球的方位角(仅限持有Trupulse 360激光测距测高器的工组),参照测量距离的方法,测量胸高断面圆心至标志球表面的方位角。
(5)、胸径检尺
起测胸径为5厘米,以毫米为单位,记录整数。1.3米以下分叉的树木按两株检尺;1.3米高度不宜检尺的检尺部位略向上移,倾斜木在距地1.3米树干长度处检尺,残高2米以下的断头木不检尺,已经枯死的倒木不检尺。
(6)、记录材质等级
生长发育正常的林木不调查材质类型。残高不足林分平均高度1/2的断头木记为断头;整株枯死的站杆记为枯木;明显遭受森林病虫危害的记为病木;倾斜30度以上的记为倒木。
1、地貌和地形
小班地貌、坡向、坡度、坡位、海拔等立地因子,留待室内采用基础地理信息同意提取,外业不再逐小班调查。
2、派生数据
龄组、林种、森林类别等可以通过直接调查因子派生或参照经营区划方案可以直接推定的数据,事后统一填写。
3、归类数据
立地类型、林分类型、植被类型等需要依赖专题调查结果才能确定的归类数据,带专题调查结束后,综合分类确定。
第26条 小班调查数据的封装
1、卡片整理
工组长负责整理调查卡片。以林班为单位,按小班顺序从上到下集中叠放。每个小班多于一页的附加调查卡片,与主卡片相邻排列于后,除填写与主卡片同样内容的小班位置和样圆位置数据外,在每木检尺记录的第一行前加注“261+”字样。
每个林班的调查卡片,用林班区划图包裹中部,严加保管,由林场带队负责人以营林区为单位打包、提交。
2、数据录入
小班调查数据每个林班存储一个Excel文件簿。命名规则为“林场名称”+“林班编号”+“小班调查数据”。其中:
建立一个“小班属性”数据表,每天作业结束,由工组长按调查卡片的格式和顺序逐条录入小班属性数据。
同时,依据设置标准地的数量,建立若干个检尺数据表,分别用“小班号”命名。用于存储标准地调查的每木检处数据。择机按每木检尺记录的格式和顺序,录入一块标准地的检尺数据。没有设置标准地的小班,不需要设置检尺数据表
3、数据检查和交接
每一个营林区调查结束,封装材料由林场带队负责人移交资料组,资料组详细核对林班区划图、小班调查卡片、已经录入的小班调查属性数据的完整性。核对无误后,登记、封装,批量移交内业处理。
第27条 小班调查数据的预处理
1、立地因子完善、
2、派生数据整理、
3、数据归类处理
4、每木检尺数据补录
5、每木检尺数据整理。
第六章 专题调查(待续)
第条 土壤调查
第条 植被调查
第条 生长量和生长率调查
第条 生物量和蓄能量概算
第条 主要病虫害调查
第条 社会经济调查
第条 营林管理机构调查
第条 营林基础设施调查
第条 森林防火基础设施调查
第条 森林旅游现状调查
第条 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调查
第条 公益林经营现状调查
第条 调查
第七章 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查
本次调查不设专门的检查工组。
机械林场总场各职能科室、林场和营林区参与调查的所有人员,除参加调查工作外,全部负有调查质量监督的责任。一是在标准地定位精度环节监督,原则上对每个设置标准地的小班,采用GPS手持机重新定位,误差超出5米的,有权建议工组长改正。二是对检尺株树监督,发现遗漏或重复检尺,即使纠正。三是对检尺和测距、测角程序和质量进行监督,发现简化程序和不严肃操作方法,及时通报场方或院方负责人,及时复核纠正。
机械林场总场、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负责调查工作的分管领导经常性巡查,双方主要领导,领导机关工作人员随时开展随机抽查,发现无关紧要的一般性问题随时纠正。严重质量问题,责令工组对所承担的工作全面返工。屡教不改的,停止工组长调查资格,充实力工,跟班承担体力劳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