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会议主要为职工们讲解“洋节”的由来,并教育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于国家而言,节日是文化和历史的一部分,是表达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必然选择,是增加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载体;我们要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体现自身文化特色,彰显华夏文明悠久厚重的历史,自觉抵制过“洋节”,过好中国传统节日,守护我们的民族传统,保持我们的文化基因,这是每一个华夏子孙对民族、对传统、对文化的尊重。
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值得华夏子女为之自豪,我们应该提高自身对本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增强文化知识。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这些都是我们民族传承下来的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我们要时刻记得自己的身份,铭记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过好我们的节日,做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者。
提倡理性过节,告别西方洋节。理性看待西方节日和文化,不崇洋媚外,做到不盲目、不跟风、不组织、不参与平安夜、圣诞节等西方节日的庆祝活动,不转发与洋节日有关的短信,不购买、不赠送、不接收西方节日礼物。
坚持以身作则,积极争当表率。历久弥新的文化传统,永远是我们的精神原乡。不论我们走多远,传承好、发展好“文化家底”,唤醒内心的仪式感、认同感、使命感,我们就能记得住回家的路,忘不了乡土的味道。全体职工要成为恪守中华传统文化的典范,让不过洋节成为自觉行动,带头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