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科学研究]->[获奖成果]

金属矿山废弃地植被重建技术研究与示范

发布时间:2018-11-22 来源: 访问次数:2242
项目名称:金属矿山废弃地植被重建技术研究与示范
完成单位: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主要完成人:毕君,王超,王燕来,高红真,尤海舟,闫国利,张海峰,王彦军
获奖级别:2018年获得河北省山区创业二等奖
成果简介:
       河北省有金属矿山327处,直接占用、破坏土地约5.8万公顷,积存废石、尾矿达7000多处,矿山土壤和植被完全被破坏,形成极端恶劣的环境,成为生态治理的“硬骨头”。2009-2017年,分别在尾矿库、排岩场和采矿迹地等废弃地类型开展了分类治理研究,建立了矿山废弃地植被重建综合技术体系,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授权专利3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3篇。
       该项成果的主要创新点:(1)建立了科学的金属矿山废弃地分类体系及生态退化评价方法,通过创面治理工程、土壤修复、耐性植物及综合造林技术,开展了分区分类治理技术研究。(2)筛选出白榆、臭椿、紫穗槐、丁香、连翘等12种适宜尾矿库、排岩场和采矿迹地栽植的植物,筛选17种铅耐性较强植物、8种锌耐性较强植物和6种铅富集植物。(3)研制尾矿库、排岩场和采矿迹地等废弃地的经济覆土量、造林树种、造林方法及复合型苗木根系保湿剂和大苗移栽专用容器袋等配套植被恢复技术,集成5种植被恢复模式。(4)创新集成34套生态产业治理模式。
       该项成果已在唐山市、承德市等地得到广泛应用,为30多个山区县矿山生态治理工程提供了技术支撑,三年累计推广2000多公顷,示范区植被覆盖率由20%-30%提高到70%-90%,水土流失程度大幅降低,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