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石门核桃系列良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20-04-01 来源: 访问次数:2774
项目名称:石门核桃系列良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完成单位:河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
主要完成人:张建英、毛向红、张莹莹、徐平、王萍、李秀东、陈姣、金春丽、雷玲、李玉静
获奖级别:2017年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成果简介:
“石门核桃”是闻名世界的三大历史名牌之一,具有品质优良、香味浓郁、抗病等特点。河北引进并大量栽培的的早实核桃品种在抗病、抗冻、香味等方面与“石门核桃”有较大的差距。由于历史原因,“石门核桃”资源破坏严重。项目组通过对“石门核桃”种质资源的抢救发掘利用,选育出品质优良、抗逆性强、更适宜河北栽培的“石门核桃”新品种,在促进河北省核桃产业的健康发展的同时,重振“石门核桃”历史品牌。
该项目的主要创新点:(1)明确了“石门核桃”的遗传地位。对山西、北京、新疆和河北主要核桃分布区34份核桃资源进行了RAMP-PCR技术分析。聚阵结果表明:“石门核桃”是与其他地区核桃遗传距离较远,相对独立的资源群体。(2)制定了“石门核桃”特有的选优指标评价体系。该指标体系特点:增加了种壳完整程度指标,提高了种壳厚度指标,强化了种仁品质指标。(3)选育出‘石门魁香’、‘石门元宝’、‘石门硕宝’‘早硕’等5个抗逆性强,品质优良的“石门核桃”系列新品种。(4)明确了土壤质地、成土母质、K和Ca等矿质元素含量与核桃坚果品质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配方施肥试验形成了2项技术,并申报2项国家发明专利。(5)通过研究集成,形成了石门核桃配套栽培技术体系;制定了《石门核桃栽培技术规程》和《地理标志产品 石门核桃》2项河北省地方标准。
截止到2016年底,项目选育的新品种在卢龙县、遵化市、赞皇县、涉县等地示范推广面积达到125400亩,并且引种到山西、陕西等地。到2014年,河北省内示范园已有67200亩进入结果盛期,平均单位面积产量237.9kg/亩。项目研究提出的配套栽培技术,特别是薄壳品种防露仁技术,近3年累计示范推广231700亩,获得纯经济效益28163.73万元。
完成单位:河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
主要完成人:张建英、毛向红、张莹莹、徐平、王萍、李秀东、陈姣、金春丽、雷玲、李玉静
获奖级别:2017年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成果简介:
“石门核桃”是闻名世界的三大历史名牌之一,具有品质优良、香味浓郁、抗病等特点。河北引进并大量栽培的的早实核桃品种在抗病、抗冻、香味等方面与“石门核桃”有较大的差距。由于历史原因,“石门核桃”资源破坏严重。项目组通过对“石门核桃”种质资源的抢救发掘利用,选育出品质优良、抗逆性强、更适宜河北栽培的“石门核桃”新品种,在促进河北省核桃产业的健康发展的同时,重振“石门核桃”历史品牌。
该项目的主要创新点:(1)明确了“石门核桃”的遗传地位。对山西、北京、新疆和河北主要核桃分布区34份核桃资源进行了RAMP-PCR技术分析。聚阵结果表明:“石门核桃”是与其他地区核桃遗传距离较远,相对独立的资源群体。(2)制定了“石门核桃”特有的选优指标评价体系。该指标体系特点:增加了种壳完整程度指标,提高了种壳厚度指标,强化了种仁品质指标。(3)选育出‘石门魁香’、‘石门元宝’、‘石门硕宝’‘早硕’等5个抗逆性强,品质优良的“石门核桃”系列新品种。(4)明确了土壤质地、成土母质、K和Ca等矿质元素含量与核桃坚果品质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配方施肥试验形成了2项技术,并申报2项国家发明专利。(5)通过研究集成,形成了石门核桃配套栽培技术体系;制定了《石门核桃栽培技术规程》和《地理标志产品 石门核桃》2项河北省地方标准。
截止到2016年底,项目选育的新品种在卢龙县、遵化市、赞皇县、涉县等地示范推广面积达到125400亩,并且引种到山西、陕西等地。到2014年,河北省内示范园已有67200亩进入结果盛期,平均单位面积产量237.9kg/亩。项目研究提出的配套栽培技术,特别是薄壳品种防露仁技术,近3年累计示范推广231700亩,获得纯经济效益28163.7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