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images/ico00.gif)
森林保护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0-04-23 来源: 访问次数:8015
森林保护研究所是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下设的5个研究所之一,现有专业技术人员5人,其中正高级2人,副高级1人,工程师2人。硕士3人。具有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2人。
森保所主要从事林木病虫害及其防治研究,先后承担国家及省级科研项目30多项,取得科研成果20多项,有14项获得省级以上奖励。先后与中国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以及日本、捷克、巴基斯坦等国内外的教学、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的科研合作关系。
参加工作以来,先后从事林木遗传育种和森林病虫害防治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省级科研课题14项,已验收鉴定8项。先后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水土保持》、《福建林业科技》等国家和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9篇,参与编辑出版专著1部。先后10余次获得厅级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和嘉奖。
主要从事森林病虫害应用基础理论、应用技术的研究。特别是针对我国主要重大森林病虫害的问题,从持续控制的理论和技术入手,着重进行有害生物生态管理方面的研究。具体学科方向以生态学为主线,着重发展系统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等昆虫行为生态学及林果病虫害有关生物技术;应用技术研究方面,着重害虫持续控制的技术,包括有害生物的监测和预测技术、系统管理技术和系统调控技术。其中昆虫引诱剂、果品保鲜、抗病品种选育是森保所的特色和优势。
主要科研项目:
1、抗缩果病枣树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中试与示范 国家科技部
2、河北省鲜食枣和干制枣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国家科技部
3、林业种子包衣技术引进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
4、储藏果品臭氧去感染技术引进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
5、无公害粘虫胶及其应用技术示范 国家林业局
6、优质抗逆枣树新品种及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与示范 国家林业局
7、油松林枝梢丛状枯死的成因及防控技术研究 国家林业局
8、杨扇舟蛾性信息素及相关生殖生物学研究 河北省科技厅
9、太行山区优质抗逆枣树新品种繁育与示范 河北省科技厅
10、枣树主要害虫环境友好型高效防控关键技术研究 省发改委
11、河北省枣树重大病虫害无公害中和治理技术 河北省林业厅
12、抗枣疯病枣树新品系推广. 河北省林业厅
13、皮暗斑螟性引诱剂合成及应用技术研究 石家庄市科技局
14、以梨枣为主的鲜食枣主要病虫无公害防治技术与示范 石家庄市科技局
代表性研究成果:
1、枣育种技术创新及系列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以枣红蜘蛛为主的枣树病虫无公害综合治理技术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3、冬枣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创新与应用 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4、红脂大小蠹高效引诱剂及应用技术研究 河北省山区创业二等奖
5、太行山区爆破整地的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 河北省山区创业二等奖
6、皮暗斑螟性信息素及应用技术 河北省山区创业二等奖
7、粘虫胶系列产品防治农林相关害虫技术 河北省山区创业二等奖
8、无公害粘虫胶及其应用技术 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9、冬枣、草莓采后臭氧去感染保鲜技术研究与应用 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0、优质抗病苜蓿新品种及栽培技术引进 河北省山区创业三等奖
11、太行山区鲜食枣新品种引进筛选与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河北省山区创业三等奖
12、枣疯病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河北省山区创业三等奖
13、枣新品种及病虫害高效防控技术集成与推广 河北省农业推广合作奖
14、枣优异种质资源发掘、创新与系列新品种选育 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森保所主要从事林木病虫害及其防治研究,先后承担国家及省级科研项目30多项,取得科研成果20多项,有14项获得省级以上奖励。先后与中国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以及日本、捷克、巴基斯坦等国内外的教学、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的科研合作关系。
所长简介:
刘泽勇,男,汉族,中共党员,1971年6月出生于河北省盐山县,1995年7月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土化专业,本科,学士。1995年7月参加工作,主要技术特长及研究方向是主要经济林、生态林树种病虫害及其防治、仁用杏抗性新品种选育。现任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保护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兼任中国林学会森林土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林学会盐碱地分会委员会常务委员。参加工作以来,先后从事林木遗传育种和森林病虫害防治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省级科研课题14项,已验收鉴定8项。先后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水土保持》、《福建林业科技》等国家和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9篇,参与编辑出版专著1部。先后10余次获得厅级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和嘉奖。
联系方式:0311-68123419
森林保护研究所研究领域:主要从事森林病虫害应用基础理论、应用技术的研究。特别是针对我国主要重大森林病虫害的问题,从持续控制的理论和技术入手,着重进行有害生物生态管理方面的研究。具体学科方向以生态学为主线,着重发展系统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等昆虫行为生态学及林果病虫害有关生物技术;应用技术研究方面,着重害虫持续控制的技术,包括有害生物的监测和预测技术、系统管理技术和系统调控技术。其中昆虫引诱剂、果品保鲜、抗病品种选育是森保所的特色和优势。
主要科研项目:
1、抗缩果病枣树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中试与示范 国家科技部
2、河北省鲜食枣和干制枣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国家科技部
3、林业种子包衣技术引进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
4、储藏果品臭氧去感染技术引进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
5、无公害粘虫胶及其应用技术示范 国家林业局
6、优质抗逆枣树新品种及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与示范 国家林业局
7、油松林枝梢丛状枯死的成因及防控技术研究 国家林业局
8、杨扇舟蛾性信息素及相关生殖生物学研究 河北省科技厅
9、太行山区优质抗逆枣树新品种繁育与示范 河北省科技厅
10、枣树主要害虫环境友好型高效防控关键技术研究 省发改委
11、河北省枣树重大病虫害无公害中和治理技术 河北省林业厅
12、抗枣疯病枣树新品系推广. 河北省林业厅
13、皮暗斑螟性引诱剂合成及应用技术研究 石家庄市科技局
14、以梨枣为主的鲜食枣主要病虫无公害防治技术与示范 石家庄市科技局
代表性研究成果:
1、枣育种技术创新及系列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以枣红蜘蛛为主的枣树病虫无公害综合治理技术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3、冬枣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创新与应用 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4、红脂大小蠹高效引诱剂及应用技术研究 河北省山区创业二等奖
5、太行山区爆破整地的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 河北省山区创业二等奖
6、皮暗斑螟性信息素及应用技术 河北省山区创业二等奖
7、粘虫胶系列产品防治农林相关害虫技术 河北省山区创业二等奖
8、无公害粘虫胶及其应用技术 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9、冬枣、草莓采后臭氧去感染保鲜技术研究与应用 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0、优质抗病苜蓿新品种及栽培技术引进 河北省山区创业三等奖
11、太行山区鲜食枣新品种引进筛选与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河北省山区创业三等奖
12、枣疯病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河北省山区创业三等奖
13、枣新品种及病虫害高效防控技术集成与推广 河北省农业推广合作奖
14、枣优异种质资源发掘、创新与系列新品种选育 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