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科技服务]->[实用技术]

葡萄抗旱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11-04-29 来源: 河北林业网 访问次数:2612
        2010-2011年我国遭遇10年来最严重旱情。对农业生产造成极大不利影响,抗旱形势异常严峻。面对如此形式,让果农掌握葡萄抗旱管理技术显得特别重要,采取措施以降低灾害的危害程度。
        1   及时灌溉
        葡萄出土上架后及时浇灌透水,对水源缺乏和树龄小根系分布浅的园片可采取以下措施。
        1.1覆草
        灌水后在行内覆草可有效达到减少蒸发的效果,起到保墒抗旱的作用。主要用作物秸秆、杂草、树叶等。覆盖树盘每667 m2用草约为1000~1500 kg,覆盖全园用草约为2000~2500 kg,厚度15~20 cm。注意覆草时在树干周围应留下20 cm左右的空隙,以便使水沿树干尽快渗入土壤。同时,在覆盖物上应星星点点压点土,防风刮和火灾。
        1.2覆膜
        灌水后及时覆膜。其作用减少果园土壤内水分蒸发,保墒抗旱。可顺行铺或只在树盘下覆盖。
        1.3穴贮肥水
        穴贮肥水是一种旱作技术。其具有投资小见效大、节肥、节水等特点。一般可节肥30%,节水80%左右。将作物秸秆或杂草捆成直径15~25 cm,长30~35 cm的草把,放在水中浸透。在行内挖深40 cm直径比草把稍大的贮养穴。穴的分布可依据栽植方式不同而不同,在根系分布区内间距不大于1 m。将草把立于穴中央,周围用混加有肥料的土填实。一般每穴4~5 kg土杂肥,150 g过磷酸钙、50~100 g尿素或复合肥。适量浇水后,再整理树盘,使营养穴低于地面1~2 cm,形成盘子状。每穴浇水3~5 kg后,即可覆盖地膜1.5~2.0 m2,地膜边缘用土压实。对草把上端地膜穿一小孔,可用瓦片盖住,以便追肥浇水或接纳雨水。如果进入雨季,可将地膜撤除,使穴内贮存雨水。
        1.4土壤加施保水剂
        保水剂有丙烯酰胺-炳烯酸钾共聚交联物(简称聚丙烯酰胺型)和淀粉接枝-丙烯酸钾(简称淀粉接枝型)共聚交联物。吸水保水性极强,其吸水性能超过自重的800~1000倍,且具有保水性能,在干燥的环境下表面能形成阻力膜,阻止膜内水分外溢和蒸发。可结合穴施肥水技术,在灌水穴中放入20 g(吸水前重量)吸水饱和的保水剂,与土1:10混合,可有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在一次浇水或雨后便可把水分长期保留下来,供葡萄吸收。也可在深翻实施入,每667 m2用量约10 kg。由于它遇水膨胀与失水干缩的循环还可以增加土壤孔隙度,防止土壤板结,有利于根系呼吸生长发育。
        1.5滴灌
        滴灌具有省工节水,降低能耗;减少养分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湿度,减少病害发生;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等作用。近年在葡萄生产上的应用已比较普遍。
        2 加强架面管理
        2.1及时抹芽、定稍和摘心
        栽培品种、栽培方式、管理习惯不同,留稍量、定梢时期、处理次数和摘心程度不同,无论哪种情况,在干旱时,提早抹芽,及时定梢和摘心,以减少枝芽的水分消耗。春季持续干旱,适当减少留稍量,待旱情缓解,每稍增留叶片已不足叶面积。
        2.2喷施叶面肥    喷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喷5%~6%的草木灰浸出液或喷1000~2000倍的硼肥溶液,都能有效地减少叶片蒸腾。
        2.3喷施抗旱蒸腾剂
       “黄腐酸旱地龙”可有效减少叶面水份蒸发。喷施剂量为400~800倍。也可喷施“旱露植宝”多功能抗蒸腾剂,产品分冬季型和夏季型,冬季型用于出土后萌芽前,夏季型用于萌芽后,按产品说明应用。
        3 合理施肥
        增施有机肥,改变偏氮的施肥习惯,实行配方施肥,增强树势,有效增加土壤深层根系分布,提高抗旱力。合理选用施肥方法,以合理深施为宜,诱导根系向下生长,增强抗旱性能。
        4 适时防治病虫害
        干旱发生后,病虫害会偏重发生,特别是虫害大量发生会给植株造成很多新鲜伤口,使水分大量损失,因此,在干旱发生后要及时防治病虫害。
       对于新植葡萄园,应选择抗旱砧木和品种,一般嫁接苗较自根苗抗旱能力强。在少雨缺水的立地条件下,合理密植可使葡萄获得充分的水分、养分,实现优质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