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点新闻
文艺之光
感恩 担当 责任
5月30日,国家林草局局长关志鸥在绿色大讲堂上要求各级林草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全力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的学习、宣传、贯彻、实施工作。让我想起了5月10日国恒场长在春季造林和“央补”抚育设计启动会上提出的全体干部职工要学会感恩、勇于担当,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的要求。今天借《四和》创刊之际,对感恩、担当、责任谈几点认识,敬请领导和同志们斧正。
学会感恩是态度,是优秀品质,更是担当尽责的内在需要。“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这首脍炙人口的歌,以优美的旋律告诉人们,没有感恩的心,世界将会变的寂寞与孤独,人生将变得灰暗。作为新时代务林人,身逢生态文明建设伟大时代和国有林场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肩负着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家园的重要使命。要牢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古训。没有老一辈林业人的无私奉献,就没有今天可利用的广袤森林资源。要不辜负伟大的时代。2022年3月30日,总书记在首都植树时首次提出“林草兴则生态兴“这七个字,与总书记一直强调的“生态兴则文明兴”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字里行间蕴藏着高远的立意、深邃的思想和奋进的力量,湿地保护法是对务林人的希望和嘱托。当下,国家把国有林场划为生态公益一类单位,务林人可以轻装上阵,高举生态文明旗帜,牢记总书记谆谆教导,感悟思想伟力、砥砺奋进初心,在新时代大有作为。要不愧对工作和家人。工作是个人施展才华、抱负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是个人安身立命和美好生活的源泉;工作既是自己的选择,又是社会大浪淘沙的结果,是个人成就人生梦想的舞台。为此,要常怀感恩之心,快乐工作,让世界充满爱。
勇于担当是情怀,是人生自觉,更是学会感恩的外在表现。担,是双肩承载、负重前行、任劳任怨;当,是理所当然、当仁不让。勇于担当的人,贵在于勇,是行动的自觉,字典里没有“推诿”一词;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敢作敢当,即使将要离开岗位,也能站好最后一班岗,认真做好自己岗位上的最后一件事;即使干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也会爱岗敬业,尽自己所能把工作做到最好。工作没有一帆风顺的,在前进的路上总会有这样和那样的困难;只要勇字在心,自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对国有林场提出了新期待;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对国有林场提出了新要求;国有林场作为生态安全的守护者、绿色经济的创造者、民生福祉的提供者、科技进步的示范者,要率先达到高质量发展、统筹协调三位一体、提升现代化水平是新时代林草事业赋予国有林场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新时代务林人就要把国有林场建设成为林业现代化建设的示范点、生态建设的排头兵、生态文化传播的主阵地。工作离不开父母与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感恩于父母和家人就要自觉地孝老爱老,履职尽责;感恩于时代,就要开拓创新,主动的干事创业。林业是周期长,见效慢的行业,不论是资源保护、还是培育利用,都非一朝一夕之事。以落叶松目标树经营为例,经营周期120年,要久久为功,一代接着一代干。 要牢记“吃祖宗饭,绝不造子孙孽”的林业精神,藏富于林,把绿色银行留在山上。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无私胸怀;要有历千难而百折不挠,厉万险而矢志不移的宏伟气魄。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自觉做到攻坚克难,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向党、国家、单位、家人和自己交一张不负历史、时代、人民的答卷。
善于尽责是智慧,是幸福生活,更是对感恩担当最好的诠释。工作有难易,岗位有分工、职能有强弱。要注重学习创新,生活懂取舍,工作有方法。不管是施工员、护林员,还是技术员,主任、股长、副场长、场长,都需要不断持续的学习,坚持“精心、精细、精致”的工匠精神,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只有全面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素质,才能实现干一件、成一件的目标。要懂得精诚团结,要牢记团结出事业、团结出干部, 唯有团结才是凝聚力量、智慧的法宝,是化解困难、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要强化质量意识,没有质量的尽责,是空中楼阁。工作中要把质量要求放在第一位,摆正“雷厉风行”与“慢工出细活”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讲究客观效果,该快速开展的必须不 等不靠,不拖拉、不犹豫,既要质量,又抢时间;该“慢工出细活”的必须把基础工作做扎实、做牢靠,坚决避免“拔苗助长”,坚持时间服从质量。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是担当者的时代,让我们借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东风,以“感恩、奉献、求实、创新”的木兰精神为指引,立足当前,放眼长远。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把“时间表”变成“进度表”;以案无积卷、事不过夜、责不懈怠的作风真抓实干,积极进取,一切从全局出发、从工作出发;以奋发有为,勇立潮头的标准干好自身工作,推动分场各项工作高质量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