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点新闻
产业科技
认识松材线虫病的危害
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引起的一种系统侵染性病害。松材线虫是一种重要的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寄生树种很多,传播蔓延速度很快,而且该病防治较难,其引起的松材线虫病对松林是一种毁灭性病害,松林感染后,会引起松林树叶变黄,成片枯萎,严重的会引起松林成片死亡,因此该病也被称为松树萎蔫病。松材线虫会对森林树种造成怎样的影响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松材线虫病。
(一)松材线虫简介
松材线虫,常见的松树寄生虫。成虫虫体长约1毫米,雌虫尾部近圆锥形,末端圆;雄虫尾部似鸟爪,向腹面弯曲。它通过松墨天牛等媒介昆虫传播,从而引发松材线虫病。被其感染的松树,针叶呈黄褐色或红褐色,整株干枯死亡,最终腐烂。
生物学特性:雌雄虫交尾后产卵,每只雌虫产卵约100粒。虫卵在温度25℃下30小时孵化。幼虫共4龄。在温度30℃时,线虫3天即可完成一个世代。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为25℃,低于10℃时不能发育,28℃以上繁殖会受到抑制, 在33℃以上则不能繁殖。
(二)松材线虫病发生特点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植物毁灭性疫病,相比于其他病虫害,松材线虫病毁灭性较强,而且发病部位隐蔽、致病能力较强、传播快速,一旦松树被松材线虫寄生,其将在极短时间内死亡。松材线虫病的主要发病特点如下:一是该病寄生的树木类型较多,分布广泛,松树与松属类树木是松材线虫的主要寄生对象,少部分病虫寄生在针叶类树木上;二是该病症传播速度较快,松材线虫病在传播时,仅通过短期积累便可以实现大规模传播以及广面积扩散。结合发病表现,松材线虫起初以零星点状分布,随后呈片状,最后发展为条状、区域块状;三是松材线虫病的致死率较高,松树在感染松材线虫后,由于初期无任何症状,处于潜伏期, 很难被察觉。一旦进入暴发期,短时间内会导致松树枯萎,又被称为植物界“癌症”。
(三)松材线虫病危害症状
松材线虫通过松鹤天牛补充营养的伤口进入木质部,寄生在树脂道中。在大量繁殖的同时移动,逐渐遍及全株,并导致树脂道薄壁细胞和上皮细胞的破坏和死亡,造成植株失水,蒸腾作用降低,树脂分泌急剧减少和停止。所表现出来的外部症状是针叶陆续变为黄褐色乃至红褐色,萎蔫,最后整株枯死。
病死木的木质部往往由于有蓝变菌的存在而呈现蓝灰色。病害发展过程分4个阶段:
(1)外观正常,树脂分泌减少,蒸腾作用下降,在嫩枝上往往可见天牛啃食树皮的痕迹;(2)针叶开始变色,树脂分泌停止,除见天牛补充营养痕迹外,还可发现产卵刻槽及其它甲虫侵害的痕迹;(3)大部分针叶变为黄褐色,萎蔫,可见到天牛及其它甲虫的蛀屑;(4)针叶全部变为黄褐色至红褐色,病树整株干枯死亡。此时树体一般有许多次期害虫栖居。
(四)松材线虫病传播途径
松材线虫病主要传播途径有2种,分别是自然传播、人为传播。前者主要以墨天牛属的昆虫作为媒介,将病菌传递到松树体内,是一种短距离传播。后者是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带有松材线虫的松木及其制品通过公路、铁路等异地运输,将疫情人为的传入新的地区,是一种远距离传播。人为传播是我国松材线虫病传播扩散的主要原因,其中疫木流通是最主要的人为传播途径。
松材线虫病扩散规律。自松材线虫入侵我国以后,流行扩散 范围越来越大,逐渐从东南向北方、西南扩散,而且随着气候逐渐变暖,该病的潜在气候适生区也在扩大,我国大多数的松林生态系统都有可能被松材线虫入侵。
(五)松材线虫病预防措施
林间松材线虫病的初发病时间一般在5月底至6月初,7、8月份是松材线虫病的发病高峰。所以可以提前做好预防:一是把好检疫封锁关,这是防止松材线虫病传入或远距离传播的重要手段;二是搞好监测工作,早发现,早治理,在疫情发生面积小、危害程度轻的时候进行防治,把松材线虫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三是及时彻底清理病死树,在传媒昆虫羽化前,把病死树全部清理干净,病树的干材、枝桠和根桩都要清理干净并进行除害处理,杀死其中线虫和传媒昆虫,防止再次传播危害。
松线虫病已成为影响林业发展的巨大阻碍,为防止松材线虫病扩散蔓延,最有效的措施是要及时诊断由松材线虫病引起的松树枯死,并对可能携带松材线虫的松类植物及其产品进行准确的检疫检验,因此,应用快速、准确、灵敏地松材线虫检验检测技术是控制病害扩散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于经济、环境而言,保护森林资源是我国目前的发展目标。 同时,也是我国居民能够健康生活的基础。因此,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控刻不容缓,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抑制松材线虫病的传播,争取做到早发现,早封锁,早除治,保护森林安全。(文/谢爽)
- 上一条:如何打造一棵“有型”的油松
- 下一条:浅析树干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