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点新闻
林区感悟
从懵懂学子到林业新“苗”
时间的洪流滚滚向前,每个人都会找到自己的归宿,我这个从林场大院长大的孩子,也终于回到了这个祖辈们深深扎根的地方,成为一名光荣的林三代。回忆起第一次踏进场部大院时,心中虽有面对新环境的紧张但更多的却是一种踏实,五十多年前爷爷初次参加工作也是在山湾子分场,对这里我自然有着别样的情愫。如今他早已身归尘土变成青山上的松柏,而我也成了一名林业新“苗”继续守护这片山林,这是传承,更是责任。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入职不是奋斗的结束,而是历练的开始。林业人身上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有无数前辈给我们树立的榜样,有塞罕坝精神激励着我们前行,只有迎难而上,砥砺奋进,才能勇立潮头,用实干和汗水浇灌自己成长,让我们这些林业“新”苗长成参天大树。
来到山湾子分场,来到白云皋营林区,和蔼可亲的领导、志趣相投的同事、宽敞明亮的环境,万亩林海碧涛,这一切,让我拥有了愿意为之一生奋斗的事业,每每想来,常觉幸运。万事开头难,从大学校园到工作单位,身份的转变难免带来阵痛,这是每个初入职场人必经的“萌新”之路,“一滴水只有汇入大海才不会干涸”,只有找准定位更快适应环境开展工作才会更好地成长。“要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既然选择了林业,我们必将牢记总书记“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的殷切嘱托,不忘初心、坚定前行,让奋斗成为青春的底色,在平凡的岗位中实现人生价值,在未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林业人。
入职当天,我同新同事们参观了建场60周年摄影展和生态建设宣教展厅,一张张老照片见证了那段峥嵘岁月,60年来林业人扎根深山,甘守寂寞,不辞劳苦,默默无闻,甘于奉献,漫山遍野无处不铭刻着几代林业儿女艰苦卓绝的创业足迹,从住地窨子、睡山窝窝到搬进宽敞明亮的大楼;从简单的伐树、栽树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近自然经营理念;从简单粗放的经营管理到现代林业体系的构建,把“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沙海荒岩变成了今日碧波万顷的绿色天堂。
青山巍巍,满目葱茏,每一抹绿色无处不凝结着林业职工的血汗,无处不彰显着创业者的艰辛,在塞罕坝精神鼓舞下,最终凝聚成“感恩 奉献 求实 创新”的木兰精神,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林业儿女为之奋斗。如今接力棒已经传到我们手中,我们要成为木兰精神的学习者,更要成为弘扬者、践行者,以“背着石头上山”的毅力、“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不怕任务艰巨、不怕责任重大,敢于挑起重担,为再创“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美好生态环境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说:“森林关系国家生态安全”。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被列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给林业工作者赋予了新的神圣使命,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阿宝》中说:“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对于当下的我们也同样适用,只有我们扎根这片山林,钻研林业工作,刻苦学习林业专业知识,不断用新的理念武装自己,在日常工作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果,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实现理论知识和工作实践的有机结合,才能响应国家号召,助力生态文明,让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为河北绿色崛起高质量发展尽责尽力。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道路曲折,前途光明,作为新一代林业青年,我们应该立即行动起来,树立远大的目标和理想,坚定信念,同时更要知行合一,实事求是,唯有在基层中夯实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基础,锻炼出一身真本领,才能在挑战来临时化解未知风险,把握发展的机遇。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争取早日从一棵林业新“苗”,成为一名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文/肖菲)
- 上一条:传承林业使命
- 下一条:在平凡中寻梦 在奋进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