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点新闻
林区感悟
选择远方 风雨兼程
林业职工为增绿扩绿奉献着青春与热血,一年年,一代代,把“忠诚敬业 艰苦创业 改革兴业”凝聚成山湾子特有的“沙坑红旗精神。”——《逐梦之路(山湾子分场2022年度职工文化合集)》
初读心生敬意,再读已然共鸣。《逐梦之路》里的这句话其实真的很平常,但作为刚刚入职的我来讲,短短的一句话俨然是一部长篇史诗中最响亮的一声呐喊。入职近一个月,开始的无所适从,后来的逐渐适应,现在的初步了解,每一天,我的思想和认知都在悄悄地改变,就像春雨细细地浸润土地,幼苗在吮吸清甜的甘露……
既然选择了远方,我们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我选择了林业,我便会执着所爱,热爱是孜孜不倦、兢兢业业的动力,也是抵万难、平山海的毅力。
勤劳质朴的木兰人每一天都在用奔涌的血性昭示着不可战胜,每一天也都在急流险阻中舒展你的剽悍,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中表现着你的睿智……清晰地记得,在主任营林区田带我们熟悉管护地界的途中,一路颠簸的越野车摇摇晃晃地从大槽子梁顶上下山,车窗外笔直挺立的落叶松,一行行、一排排,似卫兵一样伟岸挺拔,似少女般轻盈而过;车窗内一枚红色八一勋章样式的车载挂件随颠簸晃动,上面写着“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字样,一下远一下近地跳跃在我眼前,这一抹红穿梭在视野的苍翠之间,让我刹那想到:这就是指引我们前行的明灯,这就是那面精神的红旗。看着自己与同事们身穿的迷彩服,内心里顿时掀起一阵澎湃:落叶松是防风固沙的战士,林场职工就是保护绿水青山的卫士。
在“央补”施工的现场,我看到工人师傅们用拖拉机穿梭在林间拖坡盘木头、用特制的竹质尺竿量尺造材、用钩机归楞……一切有条不紊。十一月塞北的寒风中,即便是晴空万里,风里也夹杂着刺骨的冰沙。我还看到,造材师傅伐油锯的时候,席地而坐、抱着油锯、微低着头、神情专注,手中的钢锉一下下打磨过锋利的链条,像一名英勇的战士在擦拭自己的钢枪。油锯造材本是高危工作,但看不出造材师傅丝毫的厌烦,他不发一言,敏捷利落。令我印象深刻的片段太多太多,每一件都展示着大家对工作的热爱,准确地说,造材师傅算不上真正的林业人,他只是一个工程队里普普通通的油锯工而已,但是从他们身上,我分明看到他的坚守、他的热爱、他的那份执着,这股力量也在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我、激励着我,让我热爱林场、热爱林区,并为之绵绵发力,久久为功。
有一种生活,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在三岔口营林区生活的这段日子里,我学会了与同事们友好相处,营造和谐的氛围。这份生活的美好更是成为我们互助共进的动力,伴随着我们有过林业工作的每一天。
营林区工作性质与其他工作不同,短短一个月,我就已经深刻体会到这份工作的寂寞与清苦。比如森林防火,再比如护林巡查,还有24小时的值班待命……所以,一年的365天中,一大半的时间都是与同事一起工作和生活,从踏入营林区的那天起,我们就是家人,一个屋檐下同吃同住,是彼此的底气和帮手,无论是分享零食、借用生活用品,还是围桌茶话、打扫卫生……好像生活中的每件事都有大家的身影。在木材验收培训的那段时间里,分场各单位的职工集中攻坚,初来乍到的我们基本上都不认识,但在验收木材的过程中,互相借用工具、速度快的组帮助速度慢的组,难行的山路上,大家你拽我一把,我拉你一下,天是冷的,雪是冰的,但心是暖的,正渐渐融化这个呼啸的北风。而我正是在充满暖意的辛劳里,体会着山湾子这个集体里的那份家的和谐与奋进: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斗志,我们始终勇往直前。
这段时间里,我感觉学会了很多,但是,非专业出身的我还是很难在一时之间全面了解林业工作,“门外汉”还要继续努力、持续学习。对于理论的学习会更要注重入脑、入心、真信、笃行。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愈明。前方是一路风雨,但挡不住我们铿锵的步伐。如同险峻的高山挡不住汹涌的波涛,汹涌的波涛也挡不住我们前行的孤舟;就像广阔的晴空挡不住突来的风暴,突来的风暴也挡不住我们远行的背影。我想,只有坚持知行合一,不断学习,提升本领,才能克服“本领恐慌”,只有风雨兼程,才是坚强的证明和诠释!(文/柳虹伊)
- 上一条:站在天安门前思考 回到大青山上写作
- 下一条:脚踏实地 绿海逐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