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资讯

文艺之光

殪虎碑后不老松

发表时间:2024-10-24
文章来源:北沟分场
作者:佟鑫
点击率:452
【字体: 打印本页

我对爷爷的记忆总是很模糊,他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在我的大脑里,对爷爷的记忆似乎是有两段,第一段是在老家老屋里的炕头上,我对面坐着有一个和蔼可亲的老人,记不得他的样子,只记得他一直逗着我笑,看着我玩;第二段是我大概三四岁的样子,在老屋对面的山坡上,母亲抱着我,我看见很多人都在哭,看见他们流泪,我也跟着流泪。此后,对爷爷的了解,我只能从父亲那里听到了……

上小学的时候,我总是问父亲,爷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父亲说,你爷爷是一个正直、厚道、勤劳的人。营子里头一有点啥事,总爱找你爷爷,让他帮忙给评评理;谁家突然困难了,家里没粮食了,爷爷就会想着法的去帮忙接济;你一共有四个大爷,还有你大姑,还有我,哥们兄弟有六个,你爷爷、奶奶把这几个孩子拉扯大,还得供着上学,再给盖房子、娶媳妇。帮着给你四大爷盖房子的时候,就已经干不动了,你爷爷这一辈子也没享啥福,哎——父亲长叹一声。每次我听完父亲说的,我总能看见他眼睛里含着泪花,我知道,父亲一定很心疼和想念爷爷!

2018年的一天,我和父亲回要路沟老家,父亲对我说:“你到现在一次殪虎碑都没见过吧,领你看看去。”经过四十多分钟的攀爬,我终于见到了大名鼎鼎的殪虎诗碑。在半截塔有两样标志性文物,一个是“元代白塔”,另一个便是“清代永安湃殪虎碑”。永安湃殪虎诗碑,是围场七碑中最难找寻的一块,它位于要路沟村西北后洞沟南侧的沙土山顶端,“永安湃”是满语沙地的意思。此碑建于公元1761年(清 乾隆二十六年八月),由碑座、碑身、碑额、碑冠四部分组成,碑高5.16米,碑座下有两层基石,碑冠为圆顶四角,卧有栩栩如生的雕龙,碑文以满、汉、蒙、藏四体文字镌刻,正面为汉文,主要描述的是在乾隆二十六年(1761)九月,乾隆皇帝正在永安湃围场展开一次狩猎行动,厄鲁特等部首领们随从。忽然,有士兵报告有老虎出没,乾隆帝策马驱驰,一路追去。这时,那只老虎失去了险要位置,卧伏在浅草坡处。隔着山谷,乾隆帝下马端详了一阵地势的高低,举枪一射,那只老虎当场毙命。跟随射猎的少数民族首领们,无不咋舌脱帽,纷纷称赞圣上的枪法。无不得意的乾隆皇帝,作诗记述了这段故事。后来我查阅历史,发现1759年,也就是狩猎的前两年,乾隆帝刚刚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天山以南重新纳入中国版图,标志着清朝统一战争的完成,使得清朝的版图达到了全盛,难怪乾隆皇帝会如此得意。一直到“文革”期间,“破四旧”运动盛行,此碑被毁,后于1979年修复。19827月2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半截塔古城和永安湃围场殪虎碑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殪虎碑后有一棵古松树,相传也是由乾隆皇帝栽种的。18年的时候,古树还没有围栏进行保护,周边全是游客丢弃的垃圾。父亲对我说,你去抱抱这棵大树,沾沾它的仙气!我听了父亲的话,转身抱了抱这棵有着二百多年历史的老树。在接触古树的一瞬间,我就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古树的树干有着明显的裂痕,用手触摸,发现裂痕下面竟是黝黑的铁片!我把疑惑抛给了父亲,父亲说:“想听故事嘛,那咱爷俩得先把这些垃圾给清了!”二十分钟左右,我俩把殪虎碑和古树周边的所有易拉罐、罐头瓶和塑料袋全部清理完毕后,伴着夏日的微风,听父亲讲“爷爷与老树”的故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破四旧”运动席卷全国,红卫兵将木雕、石碑、石牌楼等大批文物,或用锤凿敲毁,或以水泥石灰涂抹。永安湃殪虎碑也未能幸免,碑体被炸碎,并推倒在山下河里。将殪虎碑破坏后,红卫兵又将目标瞄准在碑后的那棵古树,准备将古树放倒!听父亲讲,爷爷当时是村里的小队长,提前收到了风声,为了保护这个古树,爷爷是费尽了心思。父亲对我说,当时的情况,你爷爷不能直接劝阻,容易受到牵连,但又想保护古树周全,一时间陷入两难,急得额头直冒汗!这时,你爷爷无意间瞥到了角落里做饭的大铁锅,急中生智,想到了一技“险招”!爷爷抄起地上的锤子和斧子就要向铁锅砸去,奶奶眼疾手快一把抓住爷爷的手,问道:“你要干啥,你把这吃饭的东西砸了,这一家老小吃啥喝啥?”爷爷说:“你带孩子们去老二家住几天,不行咱再弄口锅,碑我没能留住,这棵树我一定得保住。”奶奶见爷爷态度如此坚决,也就没再阻拦。于是爷爷将铁锅一点一点砸碎,将铁锅变成一块块碎片,爷爷擦了擦脸上的汗水,欣慰地笑了。第二天凌晨三、四点,天蒙蒙亮。爷爷一个人背着锤子和铁片偷偷地向殪虎碑方向走去,看着河套里破碎的殪虎碑,爷爷是既心痛又无奈,同样也在内心里坚定了保护古树的决心!走到大树跟前,爷爷先虔诚地拜了拜,嘴里念叨着:“老树啊,老树,我今天要往你身上放点东西,希望你莫要责怪,莫要责怪。”说完爷爷就将锤子和铁片从身上取下,拿出铁片竖放在大树偏下的位置,紧接着用锤子一点一点将铁片楔进树里,就这样围着树干分散着砸了一整圈!爷爷看着大树,抬头说道:“老树啊,我尽力了,成败在此一举了,就看你的造化了!”。爷爷为避免有人发现,迅速的收拾好了东西,赶快的下了山。上午,一群人哄哄的向殪虎碑方向集结,手里拿着巨大的伐锯,爷爷作为小队长也跟着人群,向老树走去……到了殪虎碑后,有的人摩拳擦掌,有的人忧心忡忡……这时,几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说:“伐树的活,我们来吧!”他们拿起长长的伐锯,拉开架势,就要伐树。锯搭在树干上,两个小伙子一用劲,啪的一声,锯齿瞬间崩断。两个小伙子一头雾水,心想这树为啥如此坚硬,两个人又变换了位置,继续准备伐树,一使劲,又将锯齿崩断。接二连三的“怪事”,让围观的群众泛起了嘀咕,“这是老天爷不让动这棵树啊”“这棵树是有道行了”“碑是死的,可这树是活的”“留着它吧,也放不了”“别伐了,两把锯都不能用了……”在围观群众的窃窃私语中,这场“伐树”闹剧草草地收了场。听完父亲所说,我更加敬佩那“素未谋面”的爷爷!

2019年11月,有幸能够进入木兰林场这个大家庭,又在机缘巧合下,于2021年到北沟分场参加工作。在北霖的两年时光里,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务林人是多么的骄傲和自豪。在这片美丽而神奇的土地上,有那茫茫林海随起伏山峦,推出层层叠叠翻涌的绿色波浪;有那一棵棵大树随呼啸山风,摇曳出气势磅礴的森林大合唱。我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不能驰骋疆场、建功立业,也不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但我们立足于平凡工作岗位,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这便是我们新时代务林人职责使命所在!从爷爷保护的“一棵树”到由我守护的“万亩林海”。时光飞逝,但传承犹在;时代不同,但精神相同;冥冥中,爷爷手中的接力棒似乎是传递到了我的手里!

2023年清明节那天,我又去看了殪虎碑和那棵古树,现在的殪虎碑和古树都已安装了围栏,已经不能再随意进入和触摸。我捡了捡周边的垃圾,又拾起一颗古树掉落的松塔。走到爷爷的坟前,将松塔放在他的跟前,爷爷看到老树和我,一定很欣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