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点新闻
文艺之光
与青山为伴 谱绿色华章
去年我拥有了一个令我骄傲和自豪的身份,那就是成为一名林业工作者。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行驶,茂密翠绿的草地和绵延不绝的青山映入眼帘,这里就是我工作的地方——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燕格柏分场。起初对这绿我不以为意,后来,在工作中我慢慢意识到,眼前这铺天盖地的绿色是几代林业人扎根深山、埋头苦干植树造林的绿色成果。
刚入职时,我对林业工作还知之甚少。“冒着大雪上山是家常便饭,那时还没有现代化的设备,巡护甚至要徒步走在半米深的积雪中。”与营林区前辈们一同上山巡护时,从他们口中,我了解到了以前林业工作者们的艰苦与不易。在他们那个年代,这里没有文娱休闲,也没有花前月下的温馨与浪漫,但他们没有想过离开这大山,离开这偏僻的山沟。时间久了,他们对这里的感情越来越深。“把这里建设好”是他们心中唯一的信念。
林场有成千上百个山头,“哪处适合种什么树,怎么能让树种活下去?”这都需要研究。为获得第一手资料,他们穿着一双胶鞋,每天徒步上山几十公里,实地调查研究,通过踩查、培育、补植等方法,提高造林成活率、保留率。提起这些,他们一点也不觉得辛苦。沿途经过的每一片树林都是他们曾经奋斗过的战场,讲述着他们青春的故事,参天的大树离不开他们汗水的滋养。
他们是这片绿色的守护者,为这绿色血液注入新鲜氧气。森林覆盖率高达80%卓越的绿色成果背后是林业人多年来不畏严寒、埋头苦干、舍小我顾大业的辛勤付出。
去年冬天,全场职工共同上山开展检尺工作,无论是工作几十年的老职工还是刚入职的年轻人都齐上阵。当时已是深冬,整座大山都被大雪覆盖,每迈出一步,积雪就淹没脚腕,刺骨的寒风仿佛能穿透衣服,直吹进骨缝里。在这样严峻的条件下,大家丝毫没有畏难懈怠情绪,手拿米尺一丝不苟地测量尺寸,有经验的前辈还对我们进行指导,手把手教我们测量技巧。午休期间,端起一碗泡面填饱肚子,大家苦中作乐讲述工作趣事,刚才的辛苦似乎在欢笑声中消散。午休结束,大家便继续投入工作。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这项工作圆满完成。作为工作人员,全程参与其中的我深深地被这种不畏艰苦、上下一心的工作态度所感染。我意识到,在林区每一位林业工作者就像一棵树,聚集起来便筑起一道绿色长城。
林业工作取得成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同他们那个年代相比,今天无论是工作条件还是科技手段都今非昔比,作为青年林业工作者,我们更应该珍惜当下,学习这种“择一事,干一生”,孜孜以求,敢于创新的工作态度。
燕格柏在蒙语的意思是沙地,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沙地早已变绿洲。林区内以天然乔木树种桦树为主,更有蒙栎、麻栎、皂荚等十几种珍稀树种,各种野生动物在此栖息,狍子、野兔随处可见。如今,在燕格柏林区真正体现了“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文/杨思源)
- 上一条:木兰林场老干部科活动中心其乐融融
- 下一条:绿色守望 生态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