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热点新闻
自然保护区
河北滦河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确定为某试点单位
2021年2月9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开展防控野猪危害综合试点的通知》。经省林业和草原局研究决定,以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技术支撑单位,在石家庄市平山县、河北滦河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野猪危害防控综合试点工作,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通过综合试点建设,科学评估试点野猪生态容量及种群发展趋势,分析致害特点及规律,提出致害损失、防控成本计算方法,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调控、监测、预防、补偿等措施,及时总结试点经验,为全面推广有效防控模式提供有效借鉴。
作为试点承担单位,河北滦河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责任分工是提出并落实具体试点,本级经费落实,本级试点方案制定,有针对性地制定出试点调控、预防、补偿等措施,本级试点经验、成果总结上报等。河北滦河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项目试点设在阿抹村和五号村两个相邻村野猪危害作物区域及其周边林地(包括两村集体林地及燕格柏管理区阿抹管护站国有林地),两村地处河北滦河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燕格柏管理区西南部,位于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燕格柏乡,西邻城子乡。试点总面积117905亩,折合78.6km2,其中,两村野猪危害作物区域面积1586亩,两村集体林地面积29907亩,阿抹管护站国有林地面积86412亩。两村共有548户,总人口1396人,主要粮食作物均为马铃薯和玉米,此两种也是野猪的主要致害作物。2020年野猪致害作物面积288亩,经济损失28.8万元,受灾116户,占总户数的21.1%;涉及340人,占总人口的24.4%。(蔡胜国)
- 上一条:保护区巡护的作用
- 下一条:五道沟分场通过无人机察看麋鹿繁育场现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