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莽林海,美丽塞罕。这里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当大地披上绿装,孕育着新一轮生机的时候,人们总能想起,在这生命绿色的背后,那些可爱可敬的护林人,他们用韶华青春在这塞罕坝上谱写着新时代绿色的诗篇,用忠贞信念守护绿色林海。
人在塔上,塔立山巅。在塞罕坝的山峦间,巍然耸立着瞭望塔,尤其在《塞罕坝森林草原防火条例》实施后,全年全域全员防火,在每年的300多个日日夜夜里,瞭望员就工作生活在塔上,塔是岗位也是家。责任与艰苦,寂寞与枯燥,锻造了他们无私的品格,也锻造了他们非凡的本领,号称“森林的眼睛”。在他们的办公桌上,你可以看到瞭望记录有多少本,你可以看到他使用过的笔有多少只。(你还可以看到号码键模糊不清的电话),只要你稍加留心,你就会发现他们为工作付出了多少时间。“别人都希望天天阳光明媚,我们却盼望阴下雨下雪,因为森林平安了,这样就能回家看看”。这话虽有些酸楚,但却是所有护林员的心声,护林员与家人聚少离多,所有的节假日都坚持在岗在位,高火险期天没亮就出发,天黑才能回到住地,长年累月的执着坚守,好多护林员错过了对孩子的关爱、对爱人的陪伴、对老人的照顾但是他们毫无怨言。我一直在想,是什么样的信念能够促使他们这样始终如一、至死不渝地坚守下去,随着工作时间越来越久我终于懂了,因为,我们对这片森林有着厚重的爱!为了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我们甘愿舍小家为大家,这就是塞罕坝人的炙热情怀。
这种炙热情怀孕育于塞罕坝林场建场初期,369名热血青年胸怀报国之志,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硬生生打开了“高寒禁区”的大门。这种炙热情怀传承于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本着先生产后生活,我们的务林人可谓是拼命地干,谱写了一曲曲奋进创业的史诗。这种炙热情怀升华于转型发展的新时代,肩负着新的职责、新的使命,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的“二次创业”新征程。
在炙热情怀的感召下,我们作为林场青年一代也尽职在森林防火、林业生产、资源管护等各个岗位,在认真工作中,我们熟知了管辖的区域里有多少个林班、多少个小班、多少棵树木;见证了每一株植物,从花开花落到结果的更替。防火紧要期,我们下沉防火的巡护日志中记录了每一天工作的足迹,也记录着我们管护重要路口、地块的平安。
在林场工作的几年里,我们中的部分已经入了党,成为了光荣的共产党员。我们懂得了谦让,学会了付出,收获了幸福;我们成了各自岗位的主力军,我们信心百倍,干劲十足地走在塞罕坝绿色发展的路上;我们收获满满,幸福满满地享受着塞罕坝幸福林区建设带来的各种福利。谁能说,这样的青春不值得。谁能说,这样的芳华不美丽。谁能说,这样的坚守是平凡。谁能说,当初的选择是错误。谁能说“守好绿水青山,建设美丽塞罕坝”,不是我们的责任?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对开。把生态文明建设好,把绿色经济发展好,防火责任重于泰山是新时代党和国家赋予我们塞罕坝人的神圣职责和使命。身在塞罕坝,心向党中央。我们进一步传承弘扬着塞罕坝精神,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誓要为子孙后代留下最美的绿水青山。华年洒热血,豪情逐梦魂。我们愿做最美务林人,让青春之花在美丽的塞罕坝上绚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