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塞罕坝精神

发扬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创造“沙地变林海荒原成绿洲”的人间奇迹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 作者: | 发表时间:2017-08-17 | 点击率:38658

 

  塞罕坝如今绿树成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杨淼/摄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承德8月17日讯(记者 杨淼)距离首都400公里的地方有一片神奇的区域,平均海拔在1500米,夏季凉爽怡人、秋季层林尽染、冬季玉树冰花,这片土地被誉为“华北的绿宝石”,而它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塞罕坝。

  8月15日,“京津冀绿色发展看河北”活动媒体采访团驱车向北来到河北的最北部——塞罕坝机械林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随队深入到林区、望海楼等林场重要岗位走访,听了一个又一个塞罕坝人讲述了他们与塞罕坝的故事。

  塞罕坝: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媒体采访团来到塞罕坝的第一天,听机械林场展览馆的工作人员介绍,塞罕坝机械林场是位于河北省最北端的一处大型国有林场。它于1962年建立,地处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海拔1010-1940米,极端最低气温-43.3℃,年均气温-1.3℃,年均积雪169天,年均无霜期64天,年均降水量460毫米,属典型的半干旱半湿润寒温性大陆季风气候。

  曾经塞罕坝也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在辽、金时期称作“千里松林”,也曾作为皇帝狩猎之所,由于历史原因,到解放初期,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塞罕坝地区退化为高原荒丘,呈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

  为了遏制沙漠逼近北京的严峻形式、涵养京津地区水源,国家组建了一只由369人组建的、平均年龄不足24岁的开荒队伍入驻塞罕坝,开启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创业之路。

 

  第一代塞罕坝人生存环境极为艰苦。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杨淼/摄 

  据工作人员介绍,当时高寒、低温、冻土这些恶劣的生态环境成为了挡在第一代塞罕坝人前面的“拦路虎”,而他们并不畏惧,这些大中专毕业生们爬冰卧雪,开创高寒地区栽植落叶松的成功先例,开创国内使用机械成功栽植针叶树的先河……

  著名的马蹄坑大会战,挥汗如雨的三天三夜,在塞罕坝人的努力下,落叶松布满了整个马蹄坑坡。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自此,塞罕坝造林全面开展,55年来,老中青三代塞罕坝人造起了112万亩的世界最大人工林,使当地森林覆盖率高达80%,有效阻滞了浑善达克沙地南侵,为京津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生态屏障。

  塞罕坝机械林场历经半个多世纪,三代塞罕坝人以改善生态、造福京津为己任,在这片土地上造出了世界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创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

 

 

  当时塞罕坝人住处极为简陋。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淼/摄 

    塞罕坝人用青春守住了“那片绿”

  听老一辈讲,55年前的塞罕坝荒凉苦寒,那时候没有屋子,没有路,没有像样的食物,自然环境恶劣,居住环境更是极为艰苦。

  张启恩、陈彦娴、王尚海都是第一代塞罕坝人,他们中间有第一代技术人员、第一代女职工、还有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人党委书记,他们把自己青春的汗水都挥洒在了那片曾经人迹罕至的荒原上。

  据工作人员讲,第一代塞罕坝人去世时的平均年龄仅有52岁,并且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塞罕坝子女也没能得到更好的教育,那时都没有考上大学的孩子,第一代的塞罕坝人可谓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1984年,河北林业专科学校毕业生刘海莹来到塞罕坝,成为基层林场的第二代技术员。住工棚、喝雪水、啃咸菜、吃冷饭,艰苦的环境中,老一代务林人的榜样力量是他坚持下来的最大动力。如今,已担任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场长的刘海莹,与场内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探索出一套适合塞罕坝地区特点的森林经营模式,成为全国森林经营的样本。

 

2017年08月17日 09:1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第四代望海楼。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淼/摄 

  塞罕坝的精神在一代又一代传承,记者跟随采访团来到了塞罕坝机械林场的望海楼。刘军、齐淑艳夫妇二人是这里的防火瞭望员。

 

  刘军、齐淑艳夫妇接受媒体采访。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淼/摄 

 

 

  多年的火情通报记录。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淼/摄 

 

 林场内海拔1940米处的大光顶子山是塞罕坝的制高点,而刘齐夫妇就在这片茫茫林海中一住就是11年。二人每天的工作是白天15分钟通报一次火情、夜晚每隔1小时通报一次火情,轮流值班记录,往复如此。

  据刘军介绍,他26岁就来到了塞罕坝机械林场,11年前,这里只有不通电、不通水的红砖房,和满眼的树,茫茫林海中除了风声就是夫妇二人的呼吸声,日子难熬的很。

 

  刘军为大家展示书法。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淼/摄 

  现如今,条件逐渐便好,有了电、有了水、现如今通了网络,自己也练起了字,画起了画,生活也过得有了滋味起来。

  他说,冬天遇到了大雪封山,就需要自己走20多里地去取食物,那个时候也是靠着祖辈们的塞罕坝精神挺了过去。

  刘军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记者说,他一家三代都是在塞罕坝工作,父亲是林场第一代建设者,从他懂事儿以来,记忆中塞罕坝林场就没有发生过一起火灾。

 

   

  雨中的塞罕坝更显青葱。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淼/摄 

    塞罕坝优化结构 推进林业永续发展

  有人说,塞罕坝是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塞罕坝的美并非自然馈赠,而是三代塞罕坝人历经半个多世纪铸就的绿色长城,是人类勤奋劳作的结晶。

  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了解到,截至2016年12月,塞罕坝机械林场共有职工1978人。全场总经营面积140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达到1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0%,林木总蓄积量达到1012万立方米,森林资源总价值约202亿元。塞罕坝机械林场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被国家林业局授予 “国有林场建设标兵”荣誉称号。

  自从塞罕坝恢复了往日辽阔壮美的自然风光,现已成为了华北特别是环京津地区最著名的生态旅游景区之一。

 

 

  七星湖湿地公园美景。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淼/摄 

  近几年,林场通过自筹和争取国家项目投资等多种方式,累计筹集资金1.7亿元,完成了七星湖湿地公园、木兰秋狝文化园、塞罕塔、金莲映日园、滦河源头等高品位生态旅游文化景区的建设工程,完成了塞罕城游客文化中心广场、核心区旅游环路、塞罕坝展览馆的建设,使景区环境有了根本性改善,旅游接待条件和软硬件建设明显增强。

  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了解,目前公园内共有各类宾馆、度假村120余家,日接待能力达到1万人次以上。来塞罕坝旅游的年均人数已达50万人次,年均增长率保持30%以上,客源地遍布全国21个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世界十余个国家。

  除此之外,绿化苗木产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在林场迅速兴起。近年来,林场重点加强了绿化苗木基地建设,目前已经完成基地建设8万余亩,培育了云杉、樟子松、白桦、油松、落叶松等多品种、多规格的大量优质绿化苗。在依托丰富的苗木资源,做好管理销售外,利用资源优势和专业技术优势,在十余项绿化工程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