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讲的开始,我想引用鲁迅先生的一段话“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今天我们在此集会,纪念五四爱国运动,纪念共青团成立一百周年,纪念那一群把家国兴亡扛在肩上的年轻人。我们对于先辈们的印象,一直是伟大而遥远。因此常常会忘了,当年他们的年龄却也和我们差不多大。
有时我会想,如果我们这一代青年生活在一百多年前会是怎样,在那个山河破碎,日月无光的年代里,能否像百年前的同龄人一样义无反顾的选择逆流而上,走上救国救民的道路呢?
翻开历史的篇章,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的觉醒,点燃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之光。中国青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探索国家之命运,民族之前途,奋不顾身。革命时期,那时候的中国青年,投笔从戎,为祖国而战,为民族而战,一寸江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投身于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27名大中专毕业生,他们为茫茫林海贡献了一生的力量,他们不惧艰难险阻,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听从党的召唤,胸怀国家、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创造了人类史上的一大绿色奇迹。作为新时代的塞罕坝人,在发扬前辈们艰苦奋斗精神的同时,更要铭记塞罕坝人忠诚于党,忠于国家的初心,这份初心是塞罕坝人不竭动力的源泉,而如今的百万亩林海,便是对党和国家最好的答卷。
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事物,我们必须承认这个时代还存在不完美的地方,但是这不并是我等青年自暴自弃的理由。近期,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在介绍《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有关情况表示,当代青年真正“躺平”的是极少数,不懈奋斗的是大多数。海阔凭潮涌,风劲好扬帆,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变局中,我们要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拿出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坚定自信人生二百年的拼搏斗志。
这是一个最好的年代,人生南北多歧路,无论你走的是哪条路,都会有属于你的风景,都会有一片山野烂漫为你而开。不必迷茫,大步向前,总有光芒会指引你的脚步。我们满怀激情,我们斗志昂扬,我们不负青春,我们沿着前辈们的足迹,书写无悔的壮丽篇章,为祖国繁荣昌盛,秀美河山贡献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们青年肩负的是什么?小是个人幸福,大至家国命运。青年手中的资本是什么?不光是风华正茂的年纪,最最重要的是那股青年心气。这青年心气是改变世界的勇气,是追求美好的欲求;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等青年,可不做后浪,但不可不汹涌澎湃;可不怀抱希望,但不可不向往光明。
正如崔卫平女士所言“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