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区动态
- 雾灵山部署“十一”及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
- 雾灵山管理中心领导深入帮扶村调研指导乡村振兴工作
- 雾灵山喜登“第十二届(2015)中外避暑旅游口碑金榜”
- 省林草局督导组孙阁一行到雾灵山督导检查森林防火工作
- 雾灵山管理中心领导到管理区、站督导检查森林防火工作
- 雾灵山管理中心党委书记李远坤到管理区、站检查森林防火工作落实情况
- 雾灵山保护区开展京冀共筑森林防火墙活动
- 雾灵山保护区党委书记李远坤到周边乡镇检查指导清明节前森林防火工作
- 雾灵山保护区管理中心举办纪委书记讲廉政党课活动
- 雾灵山保护区安排部署元旦、春节期间森林防灭火工作
- 雾灵山保护区党委成员到大西峪村调研
- 雾灵山保护区召开雾灵山林区2021年春季森林防火联防联护会议
- 雾灵山管理中心领导班子到基层慰问并督导检查春节前森林防火工作
- 雾灵山保护区领导春节期间到森林消防队慰问并督导防火工作
- 雾灵山开园了
林火发生具备的条件
(一)森林可燃物
1.可燃物的分类
(1)按种类划分
①死地被物:主要由枯死的凋落物组成。如枯草、落叶、枯枝、死的苔藓、球果等。一般分上下两层。上层结构疏松,孔隙大,易干燥,易燃。下层结构紧密,也隙小,保火性强,可燃物湿度大,较难燃。
②地衣:燃点低,在林中多呈点状分布,含水量随大气湿度而变化快,易干燥。
③苔藓:林地上的苔藓一般不易着火。生长在树皮、树枝上的苔藓易干燥,常是引起绿树发生树冠火的危险物。
④草本植物:大多数草本植物干枯后都易燃,是森林火灾的引火物。
⑤灌木:为多年生木本植物。有的易燃,有的难燃。
⑥乔木:树种不同,燃烧性不同。通常针叶树较阔叶树易燃。
⑦森林杂乱物:包括风倒木、枯立木、风折木和采伐剩余物等。多为易燃物,其数量多少能直接影响火的蔓延、火的强度。
(2)按易燃程度划分
①易燃可燃物:在一般情况下,易干燥,易燃,且燃烧速度快。这类可燃物包括:地表干枯的杂草、枯枝、枯落叶、凋落树皮、地衣和苔藓及针叶树的针叶、小枝等。
②燃烧缓慢可燃物:一般指颗粒较大的重型可燃物,如枯立木、树根、大枝、倒木、腐殖质等。这些可燃物不易燃烧,但着火后能长期保持热量,不易扑灭。在清理火场时很难清理,而且容易发生复燃火。
③难燃可燃物:指正在生长的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
⒉可燃物分布格局
(1)林木组成
林木组成影响林下可燃物的组成、数量分布,并影响火的种类。一般来说,针叶林易燃性大,而阔叶林较小。在混交林中,森林燃烧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针阔叶树的比例。针叶树多,森林燃烧性大;阔叶树多,燃烧性小。
(2)郁闭度
森林郁闭度大小直接影响林下可燃物的载量、含量和林内小气候。林分郁闭度增加,死地被物载量增加,活地被物载量减少。郁闭度的大小,对林内光照、湿度和风速都有很大影响。林分郁闭度大,林内光照弱,温度低,风小,蒸发小,湿度大,不易燃。
(3)林木年龄
幼林,杂草灌木丛生,易发生火灾。中龄林,林分郁闭,林内杂草灌木少,且林内光照弱,湿度大,燃烧性显著下降,林分常具有一定的抗火能力。老龄林,树木高大,林冠稀疏,林地阳光充足,杂草丛生,易发生火灾。在异龄针叶林内,由于林层衔接,易使地表火转为树冠火。
(4)林木层次
林木层次即林木的成层性。林木层次的结构对森林火灾的发生和发展在一定影响。通常单层林,林分郁闭度小,林下杂草多,易燃;复层林,林分郁闭度大,林下杂草灌木少,且湿润,不易燃。单层林发生地表火,而针叶复层林地表火易转为树冠 火。
3.可燃物类型
指可燃物特征和火行为特点都能相似的可燃物集合。同一个可燃物类型,具有一定的同质性,并占据一定的时间和窨,且能预报其火行为。可燃物类型的划分是林火预防、扑救及计划烧除等方面重要的基础。
(二)火险天气
在森林可燃物和火源具备的情况下,林火能否发生主要取决于火险天气,一般来说,火险天气也就是有利于发生森林火灾的气候条件,如气温高、降水少、相对湿度小、风大、长期干旱等。
火源是林火发生的关键因素,分为自然火源和人为火源两大类。在通常情况下,发生林火的最低能量来自森林的外界。可燃物温度升高达到燃点而引起自燃的情况是十分少见的。
(1)自然火源
自然火源是指一种自然现象,有雷击火、陨石坠落、枯枝落叶发酵生热(地被植物自燃)以及树枝磨擦生热产生的自燃现象。自然火源评分是雷击火,多发生在高纬度地区。我国的雷击火约占总火源的1%,多发生在大兴安岭和新疆的阿尔泰山地区。
(2)人为火源
人为火源是林火发生的主要火源。按性质分为三种:一种是生产性火源,包括①农、林、牧生产性用火,如烧荒积肥、开垦烧荒、炼山整地、烧防火线、熏粪等;②林副业生产用火,如烧炭、狩猎用火、烧砖瓦等;③工矿运输生产用火,如汽车、拖拉机喷火等。一种是非生产性火源,如林内吸烟、弄火取暖、烤干粮、做饭、上坟烧纸、烧香、放鞭炮、小孩玩火等。还有一种是坏人放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