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灵山:守护自然,维护全球生命共同体

        今天(3月3日)是联合国第七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今年全球的主题是“维护地球上所有的生命”(Sustaining all life on earth),我国的主题是“维护全球生命共同体”。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也让我们知道:对于自然,我们只能是敬畏和守护,对乱捕滥食野生动物是要坚决说“不”!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雾灵山,在“守护自然,维护全球生命共同体”方面责无旁贷。
         河北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蒙古、东北、华北三大植物区系交汇处,生态系统复杂多样,是一个温带生物多样性的保留地和生物资源宝库。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雾灵山不仅是猕猴和许多南方动物分布的北限,同时也是南北动物的生态走廊。也因此承担着维护京津地区生态安全的重任。保护区占地14246.9公顷,植被覆盖率高达93%。有高等植物1870种、陆生脊椎动物173种, 2500余种昆虫,大型真菌61种。近年来,在自然保护区内,獾、豹猫、环颈雉、狍、勺鸡、野猪、斑羚、金雕等多种野生动物出没在被监控摄像的画面上,多种野生动物在这里重现。
         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资源。但野生动物也是天然的“病毒库”,可能是寄生虫和病毒的携带者。今年新冠病毒肺炎发生后,雾灵山在积极做好日常森林防火、资源监测与巡护的同时,加大宣传和巡护力度,两个管理区、13个管理站的基层工作人员都是逆行者,他们要巡护山林,查看有无病死野生动物,有无其他破坏野生动植物及生境现象,主要道口还要防控检查。不能走村串户,就让各管理站通过所在村委会利用广播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全国人大关于禁食野生动物的决定。
         鉴于滥食野生动物是社会陋习,是造成非法猎杀野生动物的重要原因,对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潜在危险,雾灵山保护区向周边社区发出倡议:
         一、自觉抵制食用野生动物,摒弃“野味滋补”等伪健康观念,敬畏自然、尊重生命,养成餐桌文明新风尚。
         二、不猎捕杀害野生动物,不购买、贩卖、转运、交易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发现上述违法行为及时举报。
         三、不伤害野生动物,不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不将野生动物作为宠物饲养,不随意放生、丢弃野生动物。发现受伤、死亡野生动物不拾捡,及时报告主管部门或救护机构。
         四、不破坏野生动物栖息、繁殖、活动环境,不在野生动物活动的重点区域从事郊游、文娱等活动,不近距离观赏、拍摄野生动物,自觉保护野生动物迁徙停歇地、繁殖地和越冬地。
         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让我们共同携手,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坚决拒食“野味”,切断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传播途径,共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家园。生态环境将因您的参与而更健康、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