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2023-06-04  丨  设为首页  丨  加入收藏
保护视力色:
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 开展兰科植物补充调查
作者:白锦荣 | 文章来源:科技科 | 发表时间:2022-06-30 | 阅读量:558
  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是兰科植物的重要栖息地,记录有对叶兰、尖唇鸟巢兰、斑花杓兰、大花杓兰、小花火烧兰等兰科植物共计15属18种。其中杓兰属的斑花杓兰、大花杓兰和杓兰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其余都是河北省重点野生植物。河北省记录有兰科植物19属25种,大部分种类都在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分布。
  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历来都重视兰科植物的调查和保护工作。2021年5月,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启动《野生兰科植物种群资源调查与保护》项目,对小五台山兰科植物的种类组成、分布和生境特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今年以来,保护区持续展开兰科植物调查与保护工作,在管理中心领导班子的高度关注下,各业务科室密切配合,对杨家坪管理区西灵山南麓分布的大花杓兰进行重点监测。“五一”期间,管理中心郑建旭书记亲自带队,集合科技科和杨家坪管理区的青年骨干力量对西灵山区域进行踏查,对已发现的大花杓兰的区域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寻找新的大花杓兰分布区域。通过踏查,已有少数大花杓兰开始发芽,并且发现了数丛大花杓兰分布位点,但是由于植株过小,无法确认。
  5月下旬,保护区在西灵山大坪台大花杓兰分布的区域安装红外相机,利用红外相机的定时拍摄功能记录大花杓兰的生长过程及其周围环境的变化,如气温和周围植物的生长状况等。对大花杓兰物候期的确切发生时间和环境的相关性作相关研究。对大花杓兰生长的自然和人为干扰因子进行记录,研究大花杓繁衍生息所主要面临的干扰因子。
  6月26号,保护区高立主任带队从分沟沟口出发,再次寻找大花杓兰的踪迹,并对前次安装的红外相机拍摄情况进行调查。通过踏查,工作人员在大坪台又发现1丛大花杓兰,在伺风背发现2丛大花杓兰,以及单个的大花杓兰。通过踏查发现,大部分已发现的大花杓兰已经到了花期末期,花朵干瘪脱落,但仍有个别小植株正值展叶期,未到花期。由于大坪台红外相机安装较早,镜头对的位置不正,又在此地补充安装一台红外相机,在伺风背安装一台红外相机,共计安装2台红外相机。
  下一步保护区将和河北大学展开合作,完成对兰科植物的补充调查,重点对杨家坪管理区的大花杓兰展开研究,并对重点分布区域的管理和保护工作进行部署和安排,确保这些区域不受大的人为干扰和破坏。
  通过此次调查研究,以及后续的工作开展,切实加强保护区职工的保护意识,提升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真正做到科学管理、因地制宜,用有限的力量,达到最好的保护成果。践行习总书记“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以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干劲喜迎党的“二十大”。